承天门外,晨光熹微。
一面巨大的、未经雕琢的青灰色花岗岩巨石,如同沉睡的洪荒巨兽,静静矗立在御道之侧,沐浴在初升朝阳的血色之中。
石前肃立着工部、户部、将作监的官员,人人屏息垂手,面色忐忑。
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腥气和一种山雨欲来的死寂。
“陛下驾到——!”
随着尖利的唱喏,李世民玄色大氅在晨风中猎猎作响,龙行虎步踏出承天门。
他身后,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魏征等重臣紧随,人人神色凝重。
百官的目光瞬间聚焦在那块巨石之上,又迅垂下,不敢直视皇帝冰冷的眼神。
李世民在巨石前站定,目光如同两道实质的冰锥,缓缓扫过噤若寒蝉的群臣,最终落在魏征身上。
魏征微微颔,眼中是破釜沉舟的决绝。
“关中大旱,赤地千里,黎庶倒悬!”
李世民的声音不高,却如同寒冰摩擦,清晰地撞进每个人的耳膜,“朝廷赈济,杯水车薪!
朕,寝食难安!”
他猛地抬手,戟指那沉默的巨石,声音陡然拔高,带着帝王的雷霆之怒和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
“然!
天灾无情,人间有义!
朕今日,于此立‘贞观赈灾功德碑’!”
“凡我大唐臣工、勋贵、士绅、商贾——!”
“捐粮十石者,录名于石!”
“捐粮百石者,姓字刻深!”
“捐粮千石者,名耀碑额!”
“捐粮万石者——!”
李世民的声音如同九天惊雷,轰然炸响,带着一种近乎残酷的诱惑,“金漆铭文,永镇长安!
千秋万代,青史流芳——!”
死寂!
绝对的死寂笼罩承天门外!
百官如同被施了定身法,脸上的表情凝固在惊愕、茫然、难以置信的瞬间!
捐粮留名?金漆铭文?青史流芳?!
这…这简直闻所未闻!
将赈灾与个人虚名如此赤裸裸地捆绑?!
短暂的死寂之后,是更加剧烈的骚动!
如同投入滚油的水滴!
“陛下!
臣…臣等岂是为区区虚名…”
一个老臣颤巍巍开口,试图维护士大夫最后的矜持。
“陛下圣明!”
一声更加洪亮、更加急切、带着谄媚颤音的呼喊猛地打断了他!
扑通!
吏部侍郎崔明远,清河崔氏旁支,竟第一个出班,双膝重重砸在金砖之上,额头死死抵住冰冷的地面,声音带着哭腔般的激动:“天灾肆虐,生灵涂炭,臣等心如刀绞!
然国库艰难,陛下圣心仁德,为苍生计,竟思此万全之策,泽被千秋!
臣崔明远,愿捐…捐粮两千石!
倾尽家财,为陛下分忧,为灾民活命!
恳请陛下…将臣之微名,刻于碑上,以彰圣德!”
“轰——!”
如同堤坝决口!
崔明远这石破天惊的一跪一嚎,瞬间引爆了所有人心底的贪婪和恐惧!
“陛下圣明!
臣愿捐粮千五百石!”
“臣捐八百石!
倾家荡产!”
“陛下!
臣家中有薄田,愿捐粮五百石!
钱三千贯!”
“还有我!
陇西李氏!
捐粮三千石!
钱五千贯!
请陛下恩准刻名!”
扑通!
扑通!
扑通——!
方才还在太极殿上为开仓、调粮、捐输吵得面红耳赤、寸步不让的朱紫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