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唐有一帮古惑仔 > 第3章 百川汇海编新典 帝王下诏寻百家

第3章 百川汇海编新典 帝王下诏寻百家(2 / 3)

的细则与案例。

就连被“请”

来的孔颖达和几位当代大儒,也被安排了任务。

他们虽然对龙原的“异学”

心存抵触,但面对整理、勘误、注解儒家经典《五经正义新编》的宏大工作,还是拿出了十足的学术热忱。

整个龙原,仿佛一个巨大无比的文明蜂巢,每个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为铸造新时代的学问基石而忙碌。

中心区的校场上,则是另一番热火朝天的景象。

李世民和秦哲并排坐在凉棚下,悠闲地品着茶,看着场中。

太子李承乾、越王李泰、程处默、尉迟宝琳、秦怀道、李德謇、房遗直、杜构等一众小子,正光着膀子,汗流浃背地在秦战和薛仁贵的督导下,进行着残酷的体能和军事训练!

蹲马步、举石锁、负重跑、练习基础格斗术…一个个晒得黝黑,叫苦不迭,却没人敢偷懒。

李世民看着儿子们那股难得的狠劲和蓬勃朝气,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秦哲则翘着二郎腿,时不时指点两句:“承乾,腰挺直!

青雀,别龇牙咧嘴,呼吸节奏!

处默,你小子没吃饭吗?再加五斤!”

“秦兄,你这练兵的法子,虽然粗野,却甚是有效。

瞧这些小子,比在宫里时结实多了。”

李世民笑道。

“那是自然,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呃,是干大事的本钱!”

秦哲抿了口茶,目光从校场收回,变得有些悠远,“老李啊,看着眼前这编书的盛况,我忽然想起个事。”

“哦?秦兄又有何高见?”

李世民饶有兴趣地问。

“咱们现在,儒家的人在整理儒家经典,我龙原的人在想方设法编新学。

这很好,儒为根基,新学为用,两条腿走路。”

秦哲放下茶杯,语气认真起来,“但是,华夏文明,可不只是儒家啊。”

他掰着手指头数道:“法家呢?商鞅、韩非子那一套‘法、术、势’,虽然严苛,但对于制定律法、构建官僚体系、集中皇权,可是有大用的!

咱们现在搞考成法、摊丁入亩,没有严厉的法治保障,根本推行不下去!”

“墨家呢?那可是搞工程机械、防御守城的祖宗!

‘兼爱非攻’的思想或许不合时宜,但他们那些机关术、光学、几何学,可是实打实的好东西!

对我们修路、筑城、造军械,大有裨益!”

“兵家就更不用说了,孙武、吴起、孙膑…他们的兵法谋略,是冷兵器时代的瑰宝!

应该好好总结提炼,和咱们的新式战法、装备结合起来,写成新的《战争论》!”

“还有农家、医家、阴阳家…甚至名家、纵横家…诸子百家,各有精华!

那可都是老祖宗花了多少心血琢磨出来的智慧结晶!”

秦哲的声音带着一丝急切:“我担心啊,经过秦汉以来几百年的‘独尊儒术’,再加上战乱,这些学派的真传弟子、那些真正精通其核心思想的大家,可能已经散落民间,甚至断了传承!

再不去找,可能就真没了!”

他看向李世民,目光灼灼:“老李,下道旨意吧!

以朝廷的名义,征召天下百家学者!

不论出身,不论学派,只要有一技之长,对法、墨、兵、农、医、杂等百家学说有深入研究或家学传承的,都给我请到长安来!”

“给他们官职,给他们待遇,给他们研究着述的条件!

让他们把各家的学问,都系统地整理出来,去伪存真,编撰成书!

然后,择其精华,纳入新学堂的教材,传授给学子!”

“咱们大唐,要有海纳百川的气度!

<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www.dingdian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边军:从村民开始逐鹿天下 大明补牙匠 铁马冰河肝胆照 抗战:老李,炮兵师要不要? 大唐有一帮古惑仔 潜伏台湾:海燕的使命 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 反贼 你说他缺德?他根本就没有那东西 被废三年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