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收拾房子(2 / 2)

糊了,再在院里种两株梅树。

"

烛火噼啪一声,溅出粒火星。

申时行望着那点火星,忽然想起皇帝说的"

一座宅院两重天"

或许这宅子的两重天,不在砖瓦间,而在人心底——有人看见的是断壁残垣,有人看见的是重新垒砌的可能。

他吹灭蜡烛,躺到木床上。

青砖缝里的寒气透过褥子渗进来,可他并不觉得冷。

窗外风雪呼啸,他却听见了自己心跳的声音,一下,一下,像是新宅的第一声脉动。

夜更深了。

月亮从云里钻出来,照得东墙的豁口泛着银光。

那豁口像道月牙,嵌在斑驳的墙上,倒像是给这旧宅添了枚新的印记。

接下来的日子,申时行便一头扎进这宅子里。

他亲自提着水桶,从井中打上水来,一瓢一瓢地洒在干裂的土地上,试图唤醒那些沉睡的生机。

他手持扫帚,仔细清扫着每一处角落的灰尘与落叶,每一次挥动都像是在与过去的自己告别。

他甚至爬上屋顶,修补着那些摇摇欲坠的瓦片,凛冽的寒风吹过,吹乱了他的丝,却吹不散他眼中坚定的光芒。

夜晚,他便坐在那昏黄的烛光下,借着微弱的光线阅读经史子集。

窗外的风雪呼啸而过,拍打在窗户纸上,出沙沙的声响,而屋内的他却沉浸在书的世界里,忘却了周遭的寒冷与孤寂。

有时,他会停下手中的书本,望向窗外那片漆黑的夜空,思索着朝堂之上的风云变幻,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感慨。

雪势渐弱时,申时行已卸了外袍,只着一件半旧的月白棉衫,袖口挽到肘弯,露出一段清瘦的腕骨。

他站在院中,仰头望了望漏风的房梁,又低头扫了眼满地碎砖断瓦。

"

先清屋,再补墙。

"

他自言自语,将绢帕系在腰间,权当抹布。

正房里的破家具早被他挪到了院中央:缺腿的条案、开裂的木柜、歪斜的绣墩,全堆成个小山。

他抄起墙角半截断扁担,挑起最重的条案往院外走,扁担吱呀作响,震得虎口麻,却咬着牙走了三趟,才将屋里的破铜烂铁清了个干净。

夜渐深时,申时行坐在新铺的木床上,借着灯笼的光翻书。

"

明日该买桌椅了。

"

他轻声说,望着跳动的灯芯,"

要买榆木的,结实。

再买张藤榻,冬天坐上去暖。

"

最难对付的是墙皮。

大片脱落的墙皮下,是坑洼不平的泥底,颜色灰暗难看。

他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沿着破损墙皮的边缘,用刀尖一点点将那些摇摇欲坠、即将脱落的残片剔除。

动作必须轻柔、精准,既要刮掉朽烂,又不能伤及周边尚好的墙壁。

碎屑簌簌落下,在他脚边堆积。

每一处被清理干净的裸露墙皮边缘,都形成了一道道清晰的“伤痕”

,但总算显露出一种边界分明的、属于此刻的“新净”

清理完一间正房,日头已然西斜。

寒气从门窗缝隙钻入,冻得他手指僵,手背上被豁口扫帚刮破的血痕也因沾了凉水而隐隐作痛。

他从井里重新打了水,生起廊下小泥炉上那只积满黑灰的铁壶,准备烧水净手。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www.dingdian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 抗战:老李,炮兵师要不要? 铁马冰河肝胆照 大唐有一帮古惑仔 被废三年后 潜伏台湾:海燕的使命 大明补牙匠 抗战功德林头等战犯 边军:从村民开始逐鹿天下 大秦:从县长到千古一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