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
众官员纷纷附和:“大人所言极是,红线女侠当受此殊荣!”
红线却起身推辞道:“大人美意,妾身心领了。然妾身本是江湖中人,蒙紫烟仙师指点,助大人化解危难,今兵戈已息,妾身当遵守师命,归隐山林,望大人成全。”
薛嵩大惊:“女侠何出此言?潞州百姓皆仰仗女侠,若女侠离去,某如失臂膀啊!”
红线微微一笑:“大人不必忧虑,田承嗣经此一吓,已不敢再犯潞州。况且天下藩镇割据,非妾身一人之力能改变。妾身志在江湖,不愿为官家所缚。”说罢,从袖中取出金盒,放在桌上:“此盒请大人送还田承嗣,以表大人宽宏之意,亦可绝其妄念。”
薛嵩见红线去意已决,知不可强留,不禁怅然若失:“既然女侠决意归隐,某也不敢强留。只是不知女侠此去,将往何处?”
红线道:“天下之大,何处不可为家?妾身将云游四海,仗剑行侠,若他日大人有难,可点燃此香,妾身或能知晓。”说罢,取出三支清香,交与薛嵩,又道:“此乃‘信香’,产自海外,点燃后香气能达千里。”
薛嵩含泪接过,又命人取来金银绸缎,欲赠予红线。红线笑道:“妾身乃江湖人,要这些身外之物何用?”说罢,向众人一揖,转身欲走。
忽有一武将起身道:“女侠且慢!某愿与女侠同去,学那江湖侠义!”又有几个年轻武士纷纷响应。红线摇头道:“江湖路远,非人人能走。各位且在此保家卫国,亦是侠义之举。”说罢,向薛嵩深施一礼:“大人保重,妾身去也!”
话音未落,只见她身形一晃,如轻烟般飘出堂外,转瞬消失在庭院之中。众人追到院中,只见明月当空,清风徐来,哪里还有红线的影子?薛嵩望着夜空,长叹一声:“真神人也!”
次日,薛嵩命人将金盒送还田承嗣。田承嗣见金盒失而复得,更是惊惧,从此对潞州秋毫无犯,两地边境得以安宁数年。薛嵩将红线的事迹上报朝廷,德宗皇帝听闻,亦感叹不已,欲下旨寻访红线,却杳无踪迹。
且说红线离了潞州,从此浪迹天涯,行侠仗义。她时而化身道姑,时而扮作流民,手持霜刃短剑,专杀贪官污吏、恶霸强梁,救助贫苦百姓。江湖上渐渐有了“红线女侠”的传说,有人说她能日行千里,有人说她能遁地飞天,更有人说她曾夜入皇宫,盗取皇帝的玉枕,又悄悄放回,皇帝竟毫无察觉。
这一日,红线行至江南某地,闻说当地有一恶霸,姓黄名虎,仗着姐夫是州府参军,横行乡里,强抢民女,无恶不作。百姓们敢怒不敢言,暗地里称他“活阎王”。红线得知此事,怒从心起,决定为民除害。
是夜,红线潜入黄虎家中,见他正搂着一个抢来的少女饮酒作乐,丑态毕露。红线怒火中烧,拔剑在手,如鬼魅般现身堂中。黄虎见了,吓得魂飞魄散,跪地求饶:“好汉饶命!好汉饶命!”
红线厉声喝道:“你这恶霸,残害百姓,天理不容!今日我便替天行道!”说罢,手起剑落,黄虎人头落地。她又打开黄家粮仓,将粮食分发给附近百姓,这才飘然离去。百姓们感激涕零,连夜在村口立了“红线女侠碑”,以作纪念。
又有一次,红线路过巴蜀,见一伙山贼劫持了一支商队,为首的山大王号称“黑煞神”,手持一柄开山斧,凶悍无比。红线见状,飞身而下,拔剑便战。那黑煞神虽猛,却哪里是红线的对手?只十几个回合,便被红线一剑斩断斧柄,又一脚踢倒在地。山贼们见头领被擒,纷纷跪地投降。红线命他们释放商队,烧毁山寨,改邪归正,否则下次见面,定不饶命。山贼们吓得磕头如捣蒜,连连称是。商队主人感激不已,欲以重金相谢,红线却分文不取,转身消失在山林之中。
如此数年,红线的侠名传遍大江南北,人们提起“红线女侠”,无不肃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