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女生同人 > 中国野史大甩卖 > 第25章 老当益壮赵充国

第25章 老当益壮赵充国(4 / 5)

零羌,要是有先零羌的人来,我们还会告诉汉军!”

使者回来禀报,赵充国放心了,立刻率领大军,朝着先零羌的大营进发。先零羌的首领狼何,以为罕羌会帮自己和汉军打第一仗,没怎么防备汉军,结果被赵充国打了个大败。汉军斩杀了上千个先零羌人,还缴获了几万头牛羊、几千辆马车。狼何带着剩下的先零羌人,逃到了湟水南岸的山里。

赵充国率军追到湟水边,手下的将领们又劝他:“将军,咱们赶紧过河追吧,把先零羌一网打尽!”赵充国却又停下了,说:“咱们要是穷追不舍,他们狗急跳墙,反而会拼死抵抗,咱们会有损失。不如就在这里扎营,等着他们粮尽投降。”

果然,过了没几天,就有不少先零羌人从山里出来投降,赵充国对投降的羌人很好,不仅给他们粮食,还让他们回去劝其他人投降。没几天,又有几千先零羌人来投降,狼何见大势已去,只能带着少数亲信,逃到匈奴去了。

先零羌的叛乱基本平定了,可赵充国却没急着班师回朝。他看着金城以西的大片荒地,又想到大军的粮草都是从内地转运来的,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心里有了一个主意——屯田。

什么是“屯田”呢?简单说就是让士兵们在不打仗的时候,开垦荒地,种植粮食。这样一来,大军的粮草就不用从内地转运了,节省了开支;二来,士兵们分散在各地屯田,还能起到镇守地方的作用,防止羌人再次叛乱;三来,开垦的荒地多了,以后还能让内地的百姓迁过来居住,充实边疆。

赵充国把这个主意写成奏疏,派人送到长安,奏请宣帝同意。可宣帝看了奏疏,却有些犹豫,觉得屯田耗时太长,不如让大军趁机把剩下的羌人都消灭了,早日班师。他给赵充国下了一道圣旨,说:“老将军,如今羌人已败,不如乘胜追击,一举剿灭,何必留在那里屯田?”

赵充国接到圣旨,没有盲从,而是又写了一道奏疏,详细解释屯田的好处。他在奏疏里说:“陛下,臣算了一笔账,大军一万,每天要吃粮食几十石,从内地转运过来,每石粮食要花几百钱,一年下来就是几千万钱,这对朝廷是很大的负担。要是留五千士兵屯田,开垦两千顷荒地,一年能收粮食几十万石,足够大军吃用,不用再从内地转运。而且,士兵们屯田,羌人见咱们久驻不走,就不敢再叛乱;当地的百姓也能安心种地,边疆才能真正安定。”

宣帝看了这道奏疏,还是有些拿不定主意,就把奏疏交给大臣们讨论。大臣们分成两派,一派支持赵充国,说屯田是“安边良策”;另一派反对,说“屯田太慢,恐羌人复叛”。宣帝又给赵充国下了圣旨,让他再考虑考虑。

赵充国还是坚持自己的想法,又写了第三道奏疏,说:“陛下,羌人剩下的不多了,都是些老弱妇孺,构不成威胁。要是咱们强行进攻,不仅会有士兵伤亡,还会让羌人怨恨朝廷,以后还会叛乱。屯田不仅能解决粮草问题,还能安抚羌人,让他们慢慢归附朝廷,这才是长久之计啊!”

这一次,宣帝终于被说服了,同意了赵充国的屯田之策。赵充国接到圣旨,立刻开始安排屯田。他把一万大军分成两半,五千人继续镇守各地,防备残余的羌人;五千人开垦荒地,种植小麦、粟米。他还规定,士兵们屯田的时候,要和当地的羌人友好相处,不许欺负他们;要是羌人愿意来帮忙种地,还可以给他们粮食作为报酬。

刚开始,有些羌人对汉军屯田还有些害怕,不敢靠近。可后来看到汉军士兵不仅不欺负他们,还经常给他们送些粮食、工具,就慢慢放下了戒心,有些羌人还主动来帮汉军种地。赵充国见了,很高兴,经常亲自到田地里,和羌人一起干活,跟他们聊天,了解他们的需求。

过了几个月,荒地变成了良田,金灿灿的小麦熟了,士兵们收割了几十万石粮食,堆满了粮仓。当地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www.dingdian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从龙族开始打穿世界 中国古代名人传 农民将军 古人看我玩原神 太后娘娘请开门,奴才来请安了 大明秦王,从截胡徐妙云开始 抗战:我能读心,你拿什么赢 大明:我是朱标他舅 同穿:举国随我开发异世界 如何拯救德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