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女生同人 > 中国野史大甩卖 > 第7章 爱石第一人米芾

第7章 爱石第一人米芾(3 / 3)

甚至在船上不顾体面地抢夺,最后还是苏轼无奈,将砚山归还了他。

这个故事被南宋周紫芝记载在《竹坡诗话》中,虽有文人戏谑成分,却也反映了米芾对奇石的痴迷程度。更有趣的是,米芾为了纪念这件事,特意画了一幅《研山图》,并在图后题跋详述此事,字里行间充满了对砚山失而复得的欣喜。这幅《研山图》如今虽已失传,但从文献记载中仍能想见当年两位大文豪为石痴狂的雅趣。

米芾的艺术才华最终传到了宋徽宗赵佶的耳中。徽宗是中国历史上最具艺术天赋的皇帝,精通书法绘画,尤擅瘦金体。大观元年(公元1107年),徽宗召米芾入宫,命他在殿壁上书写屏风。米芾见殿中铺设华丽,担心衣服沾染墨迹,竟当场脱去袍服,赤身裸体挥毫泼墨,口中还念念有词:\"臣米芾,献艺陛下!\"

这般惊世骇俗的举动,让在场的宫女太监们吓得花容失色,但徽宗只是欣赏地笑出声来。但见米芾笔走龙蛇,片刻之间,屏风上便出现了一幅气势磅礴的书法作品,笔力雄健,神采飞扬。徽宗看得龙颜大悦,不仅没有怪罪他的放诞,反而赏赐他黄金白银,并擢升他为礼部员外郎。

此事被南宋叶梦得记载在《石林燕语》中,成为米芾\"米癫\"生涯中最富传奇色彩的一幕。有趣的是,米芾在皇帝面前赤身书壁,看似癫狂,实则是一种行为艺术的先驱。他以这种极端的方式,将书法创作的仪式感推向极致,也向世人展示了艺术家超越世俗礼教的精神自由。

米芾一生收藏了大量奇石,他在润州(今江苏镇江)建造了\"宝晋斋\"和\"海岳庵\",专门用以陈列奇石书画。据《洞天清录》记载,宝晋斋中\"罗列奇石,皆高数尺,或如峰峦起伏,或如岩穴幽深,置之庭中,如临山水\"。他还根据奇石的形态,在庭院中凿池引水,堆叠假山,创造出\"一拳石致千顷之势\"的园林意境,开文人园林之先河。

米芾的赏石理念对后世影响深远。他提出的\"瘦、透、漏、皱\"四字诀,成为中国赏石文化的经典标准。所谓\"瘦\",指石形挺拔修长,有骨感之美;\"透\",指石身通透,纹理贯通;\"漏\",指石上有孔,可通水流;\"皱\",指石表褶皱丰富,如山川肌理。这四个字不仅适用于奇石鉴赏,也影响了中国园林、绘画、书法等多个艺术领域的审美取向。

北宋大观元年(公元1107年),米芾在润州病逝,享年五十七岁。临终前,他沐浴更衣,焚香礼拜,然后亲手撰写了墓志铭,写完掷笔而逝。这个一生痴狂的艺术家,最终以一种近乎禅意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宋史》评价米芾\"为文奇险,不蹈袭前人轨辙。特妙于翰墨,沈着飞翥,得王献之笔意。画山水人物,自名一家。尤工临移,至乱真不可辨。又能通其形理,览者服其精鉴。\"这段评价准确概括了米芾在文学、书法、绘画、鉴赏等方面的全面成就。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www.dingdian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同穿:举国随我开发异世界 农民将军 中国古代名人传 大明:我是朱标他舅 从龙族开始打穿世界 抗战:我能读心,你拿什么赢 太后娘娘请开门,奴才来请安了 古人看我玩原神 如何拯救德意志 大明秦王,从截胡徐妙云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