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女生同人 > 中国野史大甩卖 > 第6章 虽败能补荀林父

第6章 虽败能补荀林父(5 / 6)

杀了他,就趁着晚上,带着自己的亲信偷偷跑出城,想往东边逃,结果没跑多远,就被晋军的巡逻兵抓住了,押到了荀林父面前。荀林父一看是酆舒,气得不行:“就是你撺掇潞子婴儿跟晋国作对,还杀了我们国君的姐姐,你可知罪?”酆舒还想狡辩,荀林父根本不听,下令:“拉出去,斩了!把他的头挂在曲梁城门口,让城里的人看看!”

城里的潞氏士兵和百姓,看到酆舒的头,更害怕了。第二天一早,潞子婴儿就打开城门,光着膀子,牵着羊,出城向荀林父投降。荀林父接受了他的投降,把他押了起来,准备带回晋国交给晋景公发落。

灭了潞氏后,荀林父没立马撤军,而是留在了曲梁城,处理战后的事情——首先是“安抚百姓”:他下令,晋军士兵不准抢百姓的东西,不准杀投降的狄人,还打开潞氏的粮仓,把粮食分给没饭吃的狄人百姓;其次是“设立官吏”:他从晋国选派了一批有经验的官员,到潞氏的各个城池当“邑宰”,负责管理地方,收税、断案;再次是“融合民族”:他鼓励晋军士兵和狄人百姓通婚,还教狄人百姓种庄稼、织布,让他们从游牧生活变成农耕生活,这样狄人就不会再到处抢掠了。

这些措施一实施,潞氏的地盘很快就稳定下来——狄人百姓有了饭吃,有了安稳日子过,就不再反抗晋国了;晋国也多了一大片土地,北边的边防也巩固了。消息传到晋国都城,晋景公高兴得不得了,亲自到城外迎接荀林父大军,还当着满朝大臣的面,赏赐荀林父“狄臣千家”(也就是一千户狄人奴隶,归荀林父所有),还说:“寡人能得到潞氏的地盘,能让北方边境安稳,全是卿的功劳!以后,晋国的北疆,就交给卿来管理了!”

荀林父赶紧谢恩,说:“这都是国君的英明,臣只是做了分内之事。以后,臣一定好好治理北疆,不让狄人再侵扰晋国!”

从这以后,荀林父就经常待在北疆——他在北疆修了不少城池,作为防御狄人的据点;还训练了一支“边军”,专门对付狄人的骑兵;他还跟周边的白狄、长狄等部落搞好关系,经常跟他们互相送礼、会盟,约定互不侵扰。就这么着,晋国的北疆,再也没发生过大规模的狄人侵扰事件,老百姓能安安稳稳地种地、过日子,晋国的国力也慢慢恢复过来,为后来晋悼公重新称霸中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晋景公十七年(公元前583年),荀林父的身体越来越差,经常咳嗽、喘不过气,有时候处理事情,没一会儿就累得不行。他知道,自己已经没法再担任中军将了,就主动向晋景公请辞:“臣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好,不能再执掌军队了,请国君另选贤能,接任中军将之职。”

晋景公舍不得他,劝了好几次:“卿是晋国的老臣,有卿在,寡人心里踏实。要不,卿先在家歇一段时间,等身体好了,再回来?”可荀林父态度很坚决:“国君,中军将责任重大,不能有半点马虎。臣身体不好,要是耽误了军国大事,那可就罪过大了。您还是让年轻人上吧,他们有朝气,能给晋国带来新的活力。”

晋景公没办法,只好答应了他的请求,任命士会的儿子士燮为中军将,接替荀林父。荀林父卸任那天,还特意去中军大营,跟士燮交代:“晋国的军队,是靠纪律和团结才有战斗力的,你一定要管好将领,不能再像邲地之战那样,出现不听指挥的情况;北疆的狄人,虽然现在安稳了,但也不能放松警惕,要经常去边境看看;跟楚国打交道,要硬软兼施,不能害怕他们,但也不能轻易打仗。”士燮一一记下,说:“请老中军将放心,我一定按您说的做,不让晋国受损。”

卸任后的荀林父,没回都城绛邑,而是去了北疆的曲梁城——他在灭潞氏后,就在曲梁城盖了一座房子,他说:“我在北疆待惯了,喜欢这里的安静,也能随时看看边境的情况。”在曲梁城的日子里,他没闲着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www.dingdian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从龙族开始打穿世界 如何拯救德意志 太后娘娘请开门,奴才来请安了 大明秦王,从截胡徐妙云开始 同穿:举国随我开发异世界 大明:我是朱标他舅 中国古代名人传 农民将军 古人看我玩原神 抗战:我能读心,你拿什么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