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若咱们不救宋,宋国必然投靠楚国,楚国的势力会更强;若咱们救宋,不仅能让宋国归附,还能联合齐国、秦国,共同对抗楚国。至于攻打曹卫,不仅能解宋之围,还能报主公当年受辱之仇,一举两得!”
晋文公眼前一亮:“先生所言极是!那依先生之见,咱们该如何用兵?”
“分三步走,”先轸胸有成竹,“第一步,派使者去宋国,告诉他们晋国必救,稳住宋国;第二步,派使者去齐国、秦国,许以好处,请他们出兵助战;第三步,主公亲自率军,先打卫国,再攻曹国,逼楚国回师。”
晋文公当即拍板:“就按先生的计策办!”
很快,晋国的军队就开拔了。先轸作为下军佐,随军出征。第一站是卫国的五鹿城——这五鹿城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卫军在城墙上布满了弓箭手,晋军几次攻城都没成功。
晋文公有些着急:“五鹿城久攻不下,若楚军赶来,咱们就被动了。”
先轸却笑着说:“主公莫急,某有一计,可破五鹿城。”
他让士兵穿着老百姓的衣服,假装在城外种地。卫军在城墙上看得纳闷,不知道晋军想干什么。到了傍晚,先轸突然下令:“全军出击!”
晋军士兵们扔掉农具,拿起兵器,呐喊着冲向城门。卫军以为晋军只是来种地的,没做防备,城门一下子就被攻破了。五鹿城就这样被晋军轻松拿下。
晋文公大喜:“先生这‘扮民诱敌’之计,真是妙啊!”
先轸道:“兵不厌诈,对付卫军这等轻敌之辈,此计最是管用。”
拿下五鹿城后,晋军士气大振,接着又攻打曹国都城陶丘。曹国国君曹共公吓得紧闭城门,还把晋军战死士兵的尸体挂在城墙上,想震慑晋军。
晋军士兵见了,个个义愤填膺,恨不得立刻冲进城去。先轸却拦住大家:“曹共公此举,是想激怒咱们,咱们不能上当。”
他又生一计:让人在陶丘城外挖地道,假装要从地道进城,同时派人散布消息,说晋军要挖曹国先君的陵墓。曹共公最怕有人挖他祖坟,赶紧让人把晋军士兵的尸体收下来,好好安葬,还派兵去守陵墓。
可他没想到,这又是先轸的计策——趁曹军注意力都在陵墓上,先轸率领晋军主力,从城门正面猛攻,一下子就攻破了陶丘,活捉了曹共公。
消息传到楚国,楚成王果然慌了——曹卫是楚国的盟友,如今被晋国攻打,他若不救,以后谁还敢跟楚国结盟?于是他下令,让楚军主帅子玉率军回师,救援曹卫。
可这子玉,是个骄傲自大的人。他觉得晋军没什么了不起,不仅要救曹卫,还要顺便教训一下晋文公。他派人对晋文公说:“若晋国恢复曹卫两国的国土,释放曹共公,楚国就撤兵,不再围攻宋国。”
晋文公召集群臣商议,狐偃说:“子玉太狂妄了,咱们不能答应他!”
先轸却摇头:“主公,咱们得答应他——但不是无条件答应。”
他凑到晋文公耳边,低声说了几句。晋文公听完,哈哈大笑:“好!就按先生的计策办!”
随后,晋文公让人告诉子玉:“寡人可以恢复曹卫国土,释放曹共公,但曹卫两国必须与楚国断交,归附晋国。若子玉同意,咱们就约个时间,两军各自撤兵。”
同时,晋文公又派人偷偷告诉曹卫两国国君:“只要你们与楚国断交,寡人不仅放你们回去,还会归还你们的国土。”
曹卫两国国君本就怕晋国,一听这话,赶紧派人去跟子玉说,要与楚国断交。子玉得知消息,气得暴跳如雷:“晋文公这老狐狸,竟敢耍我!”
他当即下令,楚军停止撤兵,转而向晋军发起进攻。公元前632年四月,晋楚两军在城濮(今山东鄄城西南)相遇,一场决定中原霸权的大战,一触即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