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铁锅落灰,炸糕失客
平州城巷尾的糖粥香还没散,市集口的“刘姨炸糕铺”却没了往日的热闹。林晚星帮马爷送完写字楼的粥品订单,腕间“酪”字印记忽然飘起股豆沙的甜香混着热油的焦香,顺着青石板往市集走,就见刘姨坐在自家铺子的长凳上,手里攥着柄磨得发亮的铁铲,面前的老铁锅蒙着层薄油灰,锅边还摆着半盆没包馅的面团。
“晚星姑娘,你来啦——你说说,我这炸了二十二年的炸糕,怎么就没人买了呢?”刘姨的声音带着涩,她穿着件米色布围裙,袖口沾着点油星,头发用红头绳扎成发髻,鬓角的碎发里还夹着点面粉;旁边的老铁锅是她婆婆传下来的,锅沿刻着“刘记炸糕”四个字,铁面被热油浸得发黑发亮,只是此刻冷得没了温度。
林晚星记得,小时候跟着外婆赶市集,总要绕到刘姨这买个炸糕。刘姨的炸糕是老平州的做法,用普通面粉加开水烫面,揉到光滑不粘手,分成小剂子包上自制豆沙馅,捏紧收口搓成圆饼,老铁锅倒上菜籽油,烧到七成热时下炸糕,炸到外皮金黄酥脆,捞出来控油,咬着外脆里软,豆沙甜得不齁,油香混着面香特别解馋。以前市集的街坊、赶集的村民、放学的孩子,每天都要排队等,铁锅前总飘着炸糕香。
可半个月前,市集斜对面开了家“速食点心店”,卖着装在塑料袋里的冷冻炸糕,微波炉叮一分钟就能吃,还搞“买三送一”的活动。从那以后,刘姨的炸糕铺就冷了下来,每天炸好的五十多个炸糕,大半都得剩下,连常来的王婶都改去买冷冻炸糕:“刘姨,不是你的炸糕不好吃,是人家那炸糕不用等,我赶集得赶时间,没空等你现包现炸啊。”
“我这炸糕得慢慢做,急不得——面没烫好嚼着硬,馅包少了没滋味,油没烧好要么炸糊要么炸不透。”刘姨摸着老铁锅,指腹蹭过锅沿的刻字,“这铁锅是我婆婆活着时给我留下的,那时候她和面我包馅,刚炸好的炸糕能香透整个市集。现在她走了,铁锅冷了,连炸糕香都留不住了……”
正说着,速食点心店的老板陈峰提着个塑料袋路过,瞥了眼刘姨的炸糕铺,轻笑道:“刘姨,您这老铁锅也该扔了!现在谁还等你炸十分钟炸糕?我给您四十文,把这锅收了当废铁,您也早点歇着,别守着这破铺子遭罪了!”
刘姨把铁铲护在怀里,腰杆挺得笔直:“我不卖!这铁锅是我和我婆婆传下来的,炸的是街坊的念想,就算没人吃,我也要炸下去!”
林晚星腕间的印记忽然亮了,系统光屏随之浮现:
【柳氏食道传承系统·市集炸糕焕新模式已激活】
【当前状态:协助刘姨盘活手工炸糕铺,拓展炸糕品类,适配现代客群,完成“刘姨守锅”任务,验证柳氏食道对“婆媳传承手艺”场景的适配性】
【关键线索:市集客群涵盖赶集村民、上班族、孩子、家庭食客,偏爱“外脆里软、甜咸适中、便携耐吃”的炸糕,既需要“经典豆沙炸糕”,也想尝试“枣泥炸糕、紫薯炸糕、咸香肉馅炸糕”;刘姨炸糕手艺扎实,但只有豆沙炸糕一种,品类单一,出餐慢;市集附近有粮油店、菜场、干货铺,面粉、豆沙、枣泥、猪肉等原料易获取;刘姨擅长烫面、调馅,只是不懂创新品类和提前预制】
【隐藏危机:陈峰为了逼走刘姨,暗中在她的炸糕馅里加了苦味剂,还跟街坊说“刘姨的炸糕发苦,料坏了还敢卖”;更过分的是,他趁刘姨去买面粉时,偷偷把铁锅的油温表调错,导致刘姨炸糕总炸糊,浪费了好几盆面团】
二、铁锅试新馅,刘姨重拾铁铲
林晚星拿起盘子里剩下的半个豆沙炸糕,咬了一口——外脆里软,豆沙香甜,还是小时候的味道。她拍了拍刘姨的手:“刘姨,您的炸糕还是那么好吃,没人来不是因为不好吃,是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