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 食用油15ml(刷模具用)
- 葡萄干15g(洗净,装饰用)
- 关键步骤:
1. 原味酪体中加入山枣酱、低筋面粉、鸡蛋液、白糖,搅拌成无颗粒的面糊,醒发20分钟;
2. 模具内壁刷上食用油,倒入面糊,表面撒上葡萄干;
3. 土灶台的蒸屉上汽后,放入模具,用柴火蒸35分钟;
4. 取出后放凉至室温,切成边长约5cm的正方形小块,用油纸包裹好;
5. 成品特点:口感扎实,带着山枣的酸甜和酪体的香,耐存放,货郎外出或街坊赶集时都能吃,是望溪镇专属的“便携酪糕”。
(三)杂粮山菌酪·咸香款
- 适配场景:望溪镇农户晚餐、待客
- 基础原料:
- 鲜牛奶500ml(本地牧场直供,用粗纱布过滤)
- 干香菇20g(提前用温水泡发,切成小丁)
- 杂粮粉80g(玉米面、高粱粉、荞麦粉按3:2:2比例混合)
- 柳氏菌种3g(保持酪体基础风味)
- 海盐3g(提鲜,符合本地咸香口味)
- 葱花6g(本地小香葱,切碎,装饰用)
- 香油5ml(提香)
- 关键步骤:
1. 鲜牛奶倒入土灶台的铁锅,用柴火加热至45c,加入菌种,用木勺顺时针搅10圈,静置20分钟让其初步发酵;
2. 泡好的香菇丁、杂粮粉一起倒入牛奶中,搅拌均匀;
3. 加入海盐,转小火慢熬18分钟,期间每隔3分钟搅1圈,防止糊底;
4. 熬好的酪体倒入粗瓷碗,淋上香油,撒上葱花,放在灶台边的阴凉处再发酵1小时;
5. 成品特点:酪体呈深黄色,带着香菇的鲜和杂粮的香,咸香适中,营养丰富,适合农户晚餐或待客时食用。
(四)核桃芝麻酪酥·香脆款
- 适配场景:望溪镇街头流动售卖、孩童零食
- 基础原料:
- 原味酪体200g(过滤后取细腻部分)
- 低筋面粉120g(增加酥脆度)
- 黄油20g(软化,增加香气)
- 鲜核桃碎30g(捣成小颗粒)
- 白芝麻25g(一半混入面团,一半撒在表面)
- 白糖20g(调味)
- 食用油10ml(烙制用)
- 关键步骤:
1. 原味酪体中加入低筋面粉、软化的黄油、白糖,揉成光滑面团,加入核桃碎和一半白芝麻,继续揉匀,醒发15分钟;
2. 将面团分成12个小剂子,搓成小球,用手掌按扁;
3. 表面刷一层清水,撒上剩下的白芝麻;
4. 土灶台的平底锅烧热,倒入食用油,放入酪酥生坯,用小火烙4分钟,翻面再烙3分钟,至两面金黄酥脆;
5. 成品特点:外酥里嫩,带着核桃的香和芝麻的脆,酪体的奶香与黄油的香气融合,是望溪镇孩童最爱的零食,适合街头流动售卖。
匠人心得:“柳氏酪道,在‘守’更在‘变’——守的是古法的‘诚’,变的是原料的‘融’。望溪镇的酪品,用的是山里的核桃、板栗,合的是镇上人‘醇厚、耐放’的口,这便是‘入乡随俗’的传承。做酪如行山,要顺着山势走,要贴着地气做,才能让柳氏酪品在陌生的古街里,被街坊们当成‘自家的吃食’。柳氏后人切记,传承不是守着老方子不动,而是让老方子跟着街坊的口味走,跟着一方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