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费心了。”林晚星沏茶的手微微发烫,将茶杯递过去时,指尖不小心碰到他的袖口,那里绣着的流云纹细腻光滑,想来是上好的云锦。她连忙收回手,假装整理蒸笼,耳尖却悄悄红了——这人总是这样,明明身份尊贵,却总记得她随口说的话。
三、紫糕沾桂话前尘
第一笼紫薯糕晾至微凉,林晚星用竹刀切成菱形,裹着的桂花落在白瓷盘里,像落了场金色的雨。“您尝尝这个,紫薯绵密,桂花香甜,配蜜饯正好。”她挑了块边角整齐的递过去,特意将竹叉放在旁边,“用这个方便些。”
靖王爷拿起竹叉时,眼中闪过一丝笑意:“你总是想得这样周到。”竹叉轻轻叉起糕点,紫色的糕体在晨光里泛着温润的光泽,送入口中时,甜香瞬间在舌尖炸开,带着桂花的清冽,比他想象中更合心意。“比府里做的多了几分烟火气,吃着暖心。”
阿香在一旁帮着装盒,闻言凑趣道:“那是!晚星姐做糕点时都想着王爷呢,昨夜磨粉磨到半夜,说一定要让王爷吃到最细的粉。”
林晚星瞪了阿香一眼,脸颊却更烫了:“别乱说,做吃食本就该用心。”可心里却像被紫薯甜香浸过,暖融融的。她看着靖王爷认真品尝的模样,突然想起他说的阿禾,忍不住轻声问:“阿禾姑娘也喜欢做糕点吗?”
靖王爷的动作顿了顿,目光变得悠远:“嗯,她最擅长做桂花糕。当年在边关,物资匮乏,她总能用有限的食材做出好吃的。雪天里烤的红薯糕,风沙天蒸的荞麦饼,都比山珍海味更让人记挂。”他拿起一块蜜枣,放在唇边轻咬,“她总说,吃食里藏着心意,哪怕一块普通的糕饼,用心做了,吃的人总能感受到。”
林晚星握着茶杯的手指微微收紧,原来那份让他念念不忘的,从来不是多么精致的美味,而是藏在烟火气里的真诚。她望着瓷盘里的紫薯糕,突然明白自己为何总盼着他来——或许是因为在他眼中,她的手艺、她的心意,都被认真珍视着,无关身份,只关真心。
“那下次我学做桂花糕,您教教我好不好?”她鼓起勇气抬头,眼中闪着期待的光,“就像您说的,两个人做的糕点更有滋味。”
靖王爷的眼中瞬间漾起暖意,像冰雪初融的湖面:“好,等眼中宴过后,我陪你一起做。”他看着她泛红的耳尖,补充道,“阿禾的手艺,也该有人记着,有人传承。”
晨雾渐渐散去,阳光穿过窗棂落在两人之间,将紫薯的甜香、桂花的清冽、蜜饯的甘甜都揉在一起,酿成了一段温柔的时光。
四、锦盒暗藏旧时意
正说着话,巷口突然传来马蹄声,不同于往日的马车声,倒像是快马疾驰。侍从神色警惕地走到门口张望,回来时手里拿着个紫檀木锦盒,低声道:“王爷,是宫里来的人,说皇后娘娘赐了东西。”
靖王爷接过锦盒时,眉头微微蹙起。皇后向来不插手他的私事,今日突然赐物,多半与赵灵儿昨日的事有关。他打开锦盒时,里面铺着明黄色的绸缎,放着一支赤金点翠步摇,凤凰的尾羽上缀着圆润的珍珠,在阳光下闪着刺眼的光。
“皇后娘娘说,见王爷近日心情甚好,特赐步摇一支,望王爷早日寻得佳偶,共赴生辰之喜。”侍从低声转述,语气里带着几分小心翼翼。
林晚星看着那支华丽的步摇,心里像被塞进了块凉薯,甜意瞬间淡了几分。这样贵重的赏赐,显然是为王爷挑选王妃做准备,而她这个摆摊的厨娘,终究是不相干的外人。她低下头假装整理糕点,指尖却有些发凉。
靖王爷拿起步摇,目光在凤凰纹路上停留片刻,随即放回锦盒,语气平淡:“替我谢过皇后娘娘,步摇我收下了。”待宫里的人离开,他才看向林晚星,见她低着头,鬓边的银簪在晨光里闪着微光,与那支金步摇形成鲜明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