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轻折柳汉服妆造工作室!三女主 > 第9章 希望能给学生们开一堂古代礼仪小课堂

第9章 希望能给学生们开一堂古代礼仪小课堂(1 / 3)

七月的柳岸里,蝉鸣声声入耳,工作室的会议桌上摊着厚厚的书稿,樊赟、倾喃和凰慕正逐页核对“古装剧非遗礼仪手册”

的最终版。

经过三个多月的打磨,手册从最初的朝代分类,扩展到“服饰穿戴”

“日常礼仪”

“仪式流程”

“器物使用”

四大板块,还新增了“常见误区对照表”

——把之前在剧组现的“唐代穿宋代髻”

“明代用清代茶具”

等问题整理出来,附上正确做法和参考资料来源。

“你看这里,宋代‘女子束网巾’的部分,得加上网巾的材质说明,”

倾喃指着书稿上的插图,“之前《绣坊纪事》剧组的服装师问过,网巾是用蚕丝还是棉线做的,咱们查资料现宋代民间多用棉线,贵族才用蚕丝,这个细节加上去,实用性更强。”

凰慕立刻在旁边标注:“补充‘宋代网巾材质:民间棉线为主,贵族可用蚕丝,颜色多为素白或浅灰’。”

樊赟则翻到“器物使用”

板块的“唐代托盘”

部分,补充道:“还要加上托盘的尺寸——交易时用的托盘直径约3o厘米,高度5厘米,这样剧组做道具时能更精准,不会出现‘托盘太小放不下瓷瓶’的情况。”

三人边讨论边修改,时不时翻出旁边的历史资料册——有南宋《撵茶图》复制品、明代《酌中志》节选、唐代陶瓷贸易出土文物照片,确保每一个细节都有依据。

手册定稿后,三人联系了出版社。

编辑看到书稿时,惊喜地说:“你们这手册不仅适合剧组,还能给汉服爱好者、历史研究者用,太全面了!

我们可以出‘专业版’和‘普及版’两个版本——专业版给剧组和研究者,附上完整参考资料;普及版给普通读者,简化文字,多放插图,让大家轻松看懂古代礼仪。”

这个提议让三人眼前一亮。

樊赟说:“普及版里可以加‘生活小应用’板块,比如教大家用宋代饮茶礼仪泡一杯日常茶,把古代礼仪融入现代生活,这样更接地气。”

倾喃则建议:“普及版的封面用咱们设计的陶瓷纹样汉服面料,既好看,又能体现非遗元素。”

八月初,《古装剧非遗礼仪手册》专业版率先出版,第一时间送到了合作过的剧组。

《瓷路》的王老师翻着手册,特意给三人来消息:“手册里‘唐代陶瓷装箱礼仪’的部分太实用了,道具组照着做的木箱,正好能放下剧中的瓷瓶,拍摄时一次就过,省了不少时间!”

《宋绣遗珍》的李老师也说:“以后写剧本不用再到处查资料了,你们这手册就是‘百科全书’!”

普及版则在八月中旬上市,周就登上了文化类图书销量榜。

有读者在社交平台留言:“跟着手册学了宋代饮茶礼仪,用家里的普通茶杯就能操作,感觉喝茶都变雅致了!”

还有汉服爱好者晒出自己按手册做的“明代束网巾”

,配文:“终于知道正确的网巾怎么系了,之前一直系错,现在看《绣坊纪事》时,终于能看懂剧中的细节了!”

九月初,“轻折柳”

工作室接到了一所中学的邀请,希望能给学生们开一堂“古代礼仪小课堂”

,让孩子们通过有趣的互动,了解传统文化。

三人立刻答应,还特意准备了适合孩子的道具——迷你版汉服(浅粉色襦裙、浅蓝色直裾)、小尺寸宋代茶具、简化版竹编托盘,还有根据手册普及版改编的“礼仪小卡片”

课堂当天,孩子们看到桌上的汉服和道具,兴奋地围了过来。

樊赟先给大家展示了《古装剧非遗礼仪手册》普及版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www.dingdian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如何变成好女人(女尊) [快穿]南韩体验卡 星名远播 惊!乖宝把爹爹从生死线上拉回来 娘亲开门,乖宝重生后来救全家了 斗罗:刚成封号,系统当我小菜鸟 七零吃瓜直播间:恶毒女配爆红了 穿成小农女,开局差点被卖 在逃小夫人 剑凌九霄逆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