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用竹编做腰带,法国刺绣做枫叶;“冬日梅香”
系列用木棉染布做内衬,法国刺绣做腊梅。
展会当天,展位前围满了国内外的采购商和媒体。
一位来自美国的采购商,拿着“春日蝶舞”
系列的童装,仔细看着袖口的苗绣:“这种绣法太精致了,和我们常见的刺绣完全不一样,很有中国特色,我想把这个系列引进美国市场。”
法国品牌的负责人也来到展位,和樊赟一起向采购商介绍联名款的设计理念:“我们希望通过童装,让孩子们从小接触不同国家的文化,感受非遗的魅力。”
展会期间,“轻折柳”
还举办了“非遗童装秀”
,小模特们穿着联名款童装,在t台上走着小步子,苗绣蝴蝶在袖口飞舞,扎染面料在灯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竹编腰带随着动作轻轻晃动,引得台下观众阵阵掌声。
有位家长在秀后找到樊赟,说:“我家孩子特别喜欢你们的童装,不仅好看,还能让他了解非遗文化,以后会一直支持。”
除了联名款童装,展会上还展示了“轻折柳”
自主研的“非遗校园童装”
系列,这是专为学校设计的校服,用简洁的款式搭配非遗元素——浅灰色的校服上,绣着迷你的苗绣蝴蝶或竹编纹样,既符合学校的着装要求,又能让孩子们在日常穿着中接触非遗。
不少学校的代表都对这个系列很感兴趣,当场就和工作室签订了合作意向书。
展会结束后,“中法非遗联名款”
童装接到了来自全球的订单,总订单量过了一万件,“非遗校园童装”
也和十所学校达成了合作。
樊赟拿着订单表,笑着说:“没想到非遗童装能受到这么多人的喜欢,以后咱们还要设计更多款式,让更多孩子穿着非遗童装长大,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
五月的意大利米兰,阳光正好,“轻折柳”
的“非遗环球直播”
第二站就在这里开启。
这次直播的合作方是米兰当地的一家文创品牌,品牌负责人马可对中国非遗文化很感兴趣,特意把直播场地设在了米兰的一个老工坊里,工坊的墙上挂着意大利传统刺绣作品,和“轻折柳”
带来的苗绣、扎染作品相映成趣。
直播当天,樊赟穿着“秋冬扎染汉服”
,马可穿着意大利传统服饰,两人一起向米兰的网友介绍中西方非遗文化。
樊赟拿着一块苗绣布,说:“这是中国贵州苗寨的苗绣,每一针每一线都凝聚着匠人的心血,上面的蝴蝶纹样,象征着吉祥和美好。”
马可则拿着一块意大利传统刺绣布,介绍道:“这是我们米兰的传统刺绣,常用花卉纹样,和中国的苗绣一样,都是代代相传的手艺。”
直播的重点是推广“轻折柳”
的非遗手作和助农产品。
樊赟向网友展示了木棉村的干花缠花、云南的扎染手帕、浙江的竹编配饰,还现场教大家做简易的干花书签。
马可也在镜头前帮忙,虽然手法生疏,但学得很认真,引得网友们纷纷在评论区留言:“马可太可爱了!”
“中国非遗手艺真有趣,想试试!”
助农产品的推广也很顺利。
苹果村的苹果干、核桃村的核桃,因为口感好、无添加,受到了米兰网友的喜爱,直播期间就卖出了五百多份。
有位米兰网友在评论区留言:“中国乡村的产品太好吃了,希望以后能买到更多。”
直播结束后,马可和樊赟达成了合作意向,计划在米兰开设一家“中国非遗体验馆”
,展示“轻折柳”
的非遗手作和汉服,定期举办非遗手作体验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