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让米兰的市民能近距离感受中国非遗文化的魅力。
马可笑着说:“中国非遗文化很有吸引力,我相信会有很多米兰市民喜欢,也希望通过体验馆,促进中西方文化的交流。”
离开米兰前,樊赟和团队去了米兰的一所小学,给孩子们上了一堂非遗手作课。
孩子们拿着樊赟带来的木棉花瓣和丝线,跟着学做简单的缠花,虽然语言不通,但通过手势和演示,很快就做出了小小的缠花。
有个小女孩拿着自己做的缠花,送给樊赟,用生硬的中文说:“谢谢老师,我喜欢中国。”
六月的柳岸里,蝉鸣渐起,“轻折柳”
工作室的后院里,摆着从米兰带回来的意大利传统刺绣作品,和工作室的苗绣、扎染作品放在一起,别有一番风味。
樊赟、倾喃、凰慕三人坐在槐树下,规划着接下来的行程——七月要去木棉村检查基地的培训情况,八月要参加北京的非遗博览会,九月要开启“非遗环球直播”
的第三站——日本东京,还有更多的非遗故事要去书写,更多的文化交流要去开展。
她们知道,“轻折柳”
的路还很长,未来会遇到更多的挑战,但只要心中有对非遗的热爱,有对乡村的牵挂,就一定能走得更远。
就像巷口的老槐树,无论经历多少风雨,都会在每年春天抽出新枝,绽放新的生机,而“轻折柳”
也会带着非遗的温暖与希望,在传承与创新的路上,一直走下去,让更多人看见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让更多乡村因为非遗而焕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