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戒备森严,天线林立,且有军官模样的身影频繁进出。
队长判断此处极可能是指挥枢纽。
他们没有强攻,而是由狙击手和侦察兵在周围制高点潜伏监视,确认主要入口和警卫分布。
另一名携带scr-536“步话机”
的通信兵,则使用加密暗语直接呼叫后方炮指:“‘游魂’呼叫‘雷神’,目标‘书斋’,坐标xxx,确认‘大鱼’,请求‘重锤’!”
二十分钟后,天空中传来令人心悸的呼啸。
数来自集团军重炮师的115型2o3毫米重型榴弹炮的炮弹,如同天神掷下的审判之矛,带着毁灭性的精准,直接命中了文庙的大成殿和偏殿。
巨大的爆炸将古老的建筑群瞬间撕成碎片,隐藏在殿宇下方加固地下室的日军一个联队级指挥所,连同里面的指挥官、参谋和通讯设备,被彻底埋葬。
指挥系统的瞬间瘫痪,导致该区域日军陷入了长时间的混乱。
与此同时,新3o师唐守治部的一支加强连,则上演了一场漂亮的侧后突袭。
当正面部队在“英国领事馆”
坚固的围墙和外堡前浴血奋战时,这支连队利用一条干涸的废弃排水沟和激烈的枪炮声作为掩护,悄无声息地运动到了领事馆建筑群的侧后花园。
他们如同幽灵般翻过破损的栅栏,突然从日军防御最薄弱的后勤区域(厨房、马厩)起猛攻。
冲锋枪手和手榴弹兵迅清理了院内的日军,并直扑主楼的后门。
领事馆正面的日军被背后突如其来的枪声和爆炸声惊呆了,防御瞬间动摇。
正面强攻的部队敏锐地抓住战机,立刻加大了攻势。
在内外夹击之下,这座日军寄予厚望的核心堡垒,最终土崩瓦解。
新一军这种“小群多路、纵深穿插、定点破袭”
的高战术,像无数把精准的手术刀,将日军本已千疮百孔的防御体系,切割、剥离得更加支离破碎。
日军各部队之间联系中断,指挥失灵,补给被毁,陷入了各自为战、被动挨打的绝境,极大地加了腾冲城内日军抵抗力量的最终崩溃。
随着战线向腾冲城核心区域延伸,战斗进入了最黑暗、最磨蚀意志的血肉磨坊阶段。
日军的抵抗变得更加疯狂和绝望,他们放弃了任何大规模的机动,转而利用城内无穷无尽的断壁残垣、深深的地窖、坚固的庙宇乃至每一个弹坑,进行着以米为单位的殊死搏杀。
街道,变成了死亡走廊。
任何试图沿街道快推进的行为都无异于自杀。
日军在街道两侧的废墟高点布置了精准的狙击手和机枪组,形成了交叉火网。
中国士兵不得不放弃街道,转而采用“破墙开洞”
的战术。
工兵用爆破筒或小剂量炸药,在相连房屋的墙壁上炸开仅容一人匍匐通过的窟窿,步兵们就像在建筑内部打洞的老鼠,从一栋房子钻到另一栋房子,在昏暗、布满瓦砾和碎片的室内与同样在进行反渗透的日军小股部队猝然相遇。
这样的遭遇战爆得突然而惨烈,在狭窄的房间里,汤姆逊冲锋枪的咆哮和南部十四式手枪的闷响交织,手榴弹在近距离爆炸,震得人耳鼻流血。
院落,变成了残酷的角斗场。
一座看似普通的民居院落,可能隐藏着数个经过加固的射击孔。
进攻方需要先用手榴弹覆盖整个院子,然后士兵们分成几个小组,同时从大门、侧窗甚至炸开的墙洞突入。
院内往往立刻爆白刃战,在方寸之地,刺刀、工兵铲、甚至拳头和牙齿都成了武器。
双方士兵扭打在一起,直到一方彻底死绝。
胜利者还来不及喘息,就可能遭到隔壁院落透过新炸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