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迪威中将举行会谈。
史迪威的指挥部里弥漫着咖啡和雪茄的混合气味。
这位以“醋性子乔”
着称的美国将军,身材瘦削,戴着眼镜,眼神锐利,此刻正站在一幅巨大的缅甸地图前,眉头紧锁。
见到李锦,他伸出手,语气直接而毫不客套:“李将军,很高兴你终于到了。
时间不等人,日本人可不会等我们慢慢准备。”
李锦敬礼后与他握手,能感受到对方手上的力量和对时间的焦虑。
“史迪威将军,第19集团军主力正在日夜兼程赶来。
我提前抵达,正是为了尽快了解情况,协调行动计划。”
两人走到地图前。
史迪威拿起教鞭,点指着缅甸:“情况很糟,比预想的还要糟。
英国人……哼,”
他语气里带着毫不掩饰的鄙夷,“他们从一开始就缺乏防守缅甸的决心。
仰光眼看就要丢了,滇缅公路的出海口即将被切断。
我们的要任务,原本是保卫这条生命线,但现在看来,必须在更北面的地方建立防线,阻止日军北上威胁印度和云南。”
教鞭在地图上划动:“亚历山大(英缅军总司令)的部队士气低落,正在向北撤退,很难指望他们进行坚决的抵抗。
我们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
你的第19集团军,是计划中的绝对主力,是最硬的拳头。”
李锦凝视着地图,目光扫过同古、仁安羌、曼德勒、腊戍这些即将被鲜血染红的地名。
他沉默片刻,开口问道:“将军,我对盟军的整体部署和指挥体系尚有疑问。
英军的撤退路线和最终防御决心是什么?中美英三方部队的协同作战,指挥权如何明晰?空中支援和后勤补给,特别是油料和弹药,能否保障持续作战?”
这些问题直指要害,也是史迪威最为头疼和愤怒的地方。
他猛地一拍地图:“指挥?见鬼的指挥!
亚历山大想保存实力退往印度,蒋介石将军的电报没完没了却又oftentradictory(经常自相矛盾)!
我需要的是像你一样能打仗、愿意打仗的将军!
我会尽可能协调空军(主要是陈纳德的飞虎队和即将到来的美军第1o航空队)提供支援,但制空权并不在我们手里。
后勤……这是最大的噩梦!
滇缅公路运力有限,印度过来的航线危险又漫长。
我们必须战决,或者在占领区就地获取部分补给。”
李锦没有被史迪威的情绪感染,依旧冷静:“将军,战决取决于日军是否配合,以及我们能否在关键点上形成优势。
我的部队装备混杂,重装备不少,对后勤依赖极大。
丛林作战,机械故障率会飙升。
我建议,初期以稳固防御,挫敌锐气为主。
利用缅甸的山地丛林地形,构筑坚固防线,消耗日军兵力物资。
同时,派出精锐小部队,深入敌后,破坏交通线,袭击补给基地,搜集情报。”
他指向腊戍和密支那:“这两个点,是滇缅公路和通往印度的关键枢纽,绝不能丢。
我集团军应优先确保这一线安全,并视情况向东吁、棠吉方向出击,策应英军,但决不能孤军深入,被日军切断后路。”
史迪威盯着李锦,眼神复杂。
他欣赏李锦的冷静和战略眼光,这与他接触过的许多唯唯诺诺的国民党将领截然不同。
但他又对李锦强调防御和谨慎感到有些失望,他更渴望一场酣畅淋漓的进攻来挽回颓势。
“防御?李将军,日本人正在进攻!
我们必须进攻才能打断他们的节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