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站起身,一连串指令清晰下达:“一、参谋长,立即成立远征计划先遣参谋组,由你亲自负责,集中所有关于缅甸的地理、气候、水文、交通、日军部署(现有情报)、英军情况的情报,一周内拿出初步作战预案和风险评估。
特种作战司令部的侦察引导团,立刻挑选精通测绘、具备野外生存能力的官兵,组成先遣侦察小队,化装后分批潜入滇西和缅北边境,实地勘察地形道路、收集情报。”
“二、后勤张司令,立即调整补充方案!
优先储备热带疾病防治药品(奎宁、磺胺等)、防蚊虫装备、丛林作战服(轻便、耐磨、防潮)、防水布、净水设备、砍刀、驱蛇药。
加大油料和坦克、车辆备用零件的储备和携行量。
与徐处长紧密配合,利用一切国际渠道,紧急采购上述物资,特别是英制、美制装备的通用零件和油料规格。”
“三、徐处长,你立刻动身,前往昆明。
你的任务最重:第一,与军委会先遣人员、盟军(主要是英军)代表建立联系,摸清他们的实际态度、能提供的支援(空中、炮火、物资)到底有多少、可靠性如何。
第二,协调入缅后的通信联络频率、呼号、密码交换事宜。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继续利用你的渠道,不惜一切代价,抢运我们急需的物资,特别是电台、医疗器械、高性能炸药和新型反坦克武器(如更多的18、36)。
英国人靠不住,我们要靠自己!”
“四、林主任,政治部和情报总局立即着手准备:挑选一批政治可靠、有一定文化、最好懂点英语或缅语、傣族语的官兵,进行紧急培训,作为入缅后的群众工作队和联络官。
加强对缅甸政治、民族、风俗习惯的研究。
敌工部要制定对日缅军的策反宣传方案。
政治保卫处和军法处要加强对内部的监控,尤其防备重庆方面趁我军远征之际安插更多眼线或进行破坏。
译电室要升级密码系统,确保与国内、以及远征军内部通讯的绝对安全。”
“五、全军加休整补充进度!
各部队展开适应性训练,重点是丛林作战、山地行军、渡河作业、热带病防治。
炮兵要研究丛林环境下的火力支援和快转移。
装甲部队要研究有限地形下的运用和保养。
工兵要强化架桥、开路、排雷、构筑热带防御工事的训练。
通信兵要演练复杂地形和恶劣天气下的通讯保障。”
李锦的目光扫过每一位部下:“诸位,这是一场全新的、前所未有的挑战。
第19集团军能否延续辉煌,中国军队能否在国际上赢得尊严,滇缅路能否畅通,或许在此一举。
时间紧迫,任务艰巨,望诸位同心协力,克竟全功!”
“是!
!”
所有将领肃然立正,眼中燃烧起挑战的火焰和坚定的斗志。
命令迅化作行动。
整个第19集团军仿佛被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原本就紧张的休整补充工作,瞬间转向了为远征做准备的更高强度节奏。
训练场上,士兵们开始练习在模拟丛林环境中匍匐、穿行、识别方向、应对蚊虫蛇蚁。
医务兵加紧学习热带疾病的症状和急救方法。
工兵部队演练使用新配的橡皮艇和便携式舟桥设备在湍急河流上架设浮桥。
通信兵背着沉重的电台,在山林间反复测试信号传输距离和质量。
与此同时,一条条秘密指令通过秦若兰掌握的密码系统出。
代号“影子”
的特战旅旅长,亲自挑选了数十名最精锐的侦察兵,他们换上便装,携带精巧的武器和侦察器材,分成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