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放在洪武二三十年,齐泰、方孝儒等人绝对难逃一死。
朱棣都能诛方孝儒十族,更别说以老朱的作风。
可老话说——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在知道明末文人自私自利、党争卖国后,朱元璋看方孝儒这种人都顺眼不少。
方孝儒虽迂腐顽固,可到底是传统的忠君派,又有学识与文采,能对建文至永乐一朝的过渡有帮助。
正如原靖难之役,铁弦为守城把老朱画像、神位灵牌都挂上济南城头…
可一路燕军南下,济南归附后,朱元璋也没对铁铉怎么样。
历史记载,铁铉的才能在洪武朝时,朱元璋就对他颇为赏识,并赐字“鼎石”。
洪武一朝,老朱杀的功臣已经够多了。
直到建文一朝,文臣武将都有些青黄不接,连六十多岁的老将耿炳文,都挂帅出征。
也亏他在位时,数次北伐将北元蒙古打得抱头鼠窜…
尤其捕鱼儿海之战后,蒙古就开始陷入分裂,鞑靼与瓦剌开始争权夺利。
1399年后,瓦剌首领乌格齐哈什哈袭杀大汗额勒伯克,拥立阿里不哥后裔坤帖木儿为汗。
1402年,又有鬼力赤杀汗夺权,称回鞑靼。
靖难之役这段时间,蒙古内部争端频频,这才无暇南顾。
若他们趁这机会进攻大明,大明的处境会无比严峻。
很快。
“太祖临朝”、“建文帝被废”的消息,开始朝大明各地扩散。
“真的假的,太祖不是已经仙逝,又怎会再度出现?!”
“不信你自己看,这告示是加盖了官印的,看起来太祖真的还活着。”
“太后和建文帝被废,那咱们大明谁当皇帝啊?”
“小子你不要命了,这般胡话都敢乱说,快滚回家去!”
“……”
面对朝堂变动,天下人并非是欢呼雀跃,反而有些忧心忡忡。
建文帝虽无道削藩,轻徭薄赋,对民间百姓的约束松了不少。
从太祖朝活过来的人,最明白太祖朱元璋的恐怖。
此刻朱元璋归来,是否是好事还不一定,恐惧居多,哪有高兴可言?
太祖复生这事,甚至让千里之遥的漠北草原都陷入短暂安宁。
原本意图分裂独立的瓦剌部和鞑靼部,此刻消停不少。
有朱元璋坐镇,建文帝和吕氏被废这事,朝野并没有掀起太大的水花。
至于朱允炆和吕氏及其儿孙,朱元璋还是安排去给太子朱标守陵,说是守陵,其实形同圈禁。
因削藩被废的周王等人,朱元璋也下诏召回。
“父皇。”
朱棣的轻声提醒,让躺在椅子上浅寐的朱元璋慢慢睁开双眼。
“老四,你来了。”
处理自家这些破事,朱元璋此时莫名有些疲倦。
只一眼,朱元璋目光就落在了那个形似朱标、二十岁出头的青年身上。
被朱元璋这么一盯,朱允熥身子陡然抖了抖。
从他身上看不到半点朱标的刚硬,只剩拘谨和软弱,就连说话都在结巴。
“孙、孙儿朱允熥,见…见过皇爷爷。”
依《皇明祖训》,皇太子嫡长子为皇太孙,次嫡子并庶子年十岁皆封郡王,授以镀金银册、银印。
朱允炆继位后,朱允熥被封郡王后,因靖难之役爆发,此刻还未去就藩。
“来,走近些给咱瞧瞧。”朱元璋想看看朱标的次子,他来建文朝时常氏已有身孕。
朱允熥闻言,十分局促靠近了一些,那紧张沉默的神态,完全不像是皇族该有的气度。
注视着朱允熥的双眼,朱元璋怅然一叹,已然明白为何没有让他继承皇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