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无烟?少烟?(3 / 4)

作蜂窝煤的土法配比,黄土作为粘合剂,过多影响燃烧,过少无法成型。)

众人七手八脚地开始混合。周桐则拿出前几天让木匠按他描述做的简易模具——一个带握手的长方形木框,底部嵌着几根等距的圆木棍,看起来虽然粗糙,但原理没错。

混合好的炭土被填入模具,用力压实,确保每个圆孔都被填满,然后小心翼翼地将模具垂直提起,一个带着整齐孔洞的、黑灰色的蜂窝煤生坯便出现在了地上。

“好了!先做这几个试试!”周桐拍拍手,颇有成就感。

他话音刚落,旁边早就等得不耐烦的小桃,兴奋地掏出火折子,“噌”一下吹出火苗,就要往那新鲜的蜂窝煤上点。

“干什么你!”周桐吓得魂飞魄散,一巴掌拍掉她的火折子,怒道,“这还得晾晒两三天!现在点?里面全是水汽,点着了也是浓烟滚滚,能把你熏成腊肉!而且根本烧不起来!”

小桃捂着被拍红的手背,委屈地嘟囔:“麻烦死了……折腾这么多天,这黑疙瘩到底有啥用嘛……”

周桐没好气地解释道:“冬天晚上睡觉,烧普通木炭,你是不是得隔一两个时辰就起来添一次?不然就灭了?这东西要是做成功了,一个就能慢烧很久,说不定能顶大半夜!省心省力!”

小桃一听,眼睛瞬间亮了:“真的?那太好了!再也不用半夜冻醒了!”

周桐点点头,心里却暗自嘀咕:效果嘛,还得实际验证。他估计,自己这土法上马弄出来的东西,跟现代那种真正的蜂窝煤或者无烟煤肯定没法比,燃烧效率和环保程度都差得远,有些味道估计还是免不了的。

(事实上,周桐的认知是正确的。在古代完全无法人工制造出现代定义的“无烟煤”。无烟煤是煤炭经过亿万年地质作用形成的天然煤种,煤化程度最高,挥发性成分极低。

古代土法焖烧,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普通煤炭的烟量和异味,造出“少烟炭”,但无法改变其根本属性,燃烧时仍会有微量烟气和残留异味,热值也低于天然无烟煤。简而言之,古代技术只能“减烟”,无法“无烟”。

周桐若得知某些小说里主角随随便便就搞出关门窗都毫无异味的“无烟煤”,他定会狠狠问候那些作者——你呆进屋一天试试?)

他将做好的几个蜂窝煤生坯搬到通风向阳处晾晒。这时,欧阳羽和听闻消息的沈怀民也来到了后院。

周桐拿起一个生坯,向二人简单讲解了一下这蜂窝煤的设想:温度高、燃烧时间长、便于携带和储存。

欧阳羽和沈怀民都是聪明人,立刻意识到了这其中潜在的价值。

沈怀民沉吟道:“若此物真如怀瑾所言,耐烧且烟少,于国于民,确是大善。尤其对于北方边军、城中贫户,木炭价高,若此物能替代部分柴薪木炭,既可缓解樵采压力,亦可降低取暖耗费。”

周桐顺势接过话头:“师兄,殿下,所以这事可以着手准备了。需要物色一个合适的、远离人居的场地用来规模化烧制这种硬炭。

具体的工艺,我会再总结一下,找些有经验的炭匠一起参详改进。现在就可以开始留意收集品质好些的煤炭了。若是运作得当,这未尝不是一笔利国利民,亦能生财的好事。”

他一边说,一边心里盘算着,等试验成功,报纸上就可以大书特书,标题他都想好了几个,比如《大皇子心系黎庶,研得“长明炭”惠泽寒冬》、《皇家新技术,一炭燃彻夜,百姓暖如春》……总之,怎么噱头大、怎么吸引眼球怎么来。

沈怀民听了,眼中闪过赞许的光芒,颔首道:“若此物果真能成,于民生实有大益。孤……亦可借此,更切实地推行一些惠及百姓的举措,于大局而言,确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www.dingdian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如何拯救德意志 农民将军 中国古代名人传 古人看我玩原神 从龙族开始打穿世界 同穿:举国随我开发异世界 抗战:我能读心,你拿什么赢 大明:我是朱标他舅 大明秦王,从截胡徐妙云开始 太后娘娘请开门,奴才来请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