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三皇子府(4 / 5)

,皆是虚名耳!比起先生‘诗仙’之名,沈某这点微末名声,何足挂齿!”

他话锋一转,眼神热切地看着周桐,“说起诗词,先生之大作,沈某拜读之后,简直是……惊为天人!尤其是那首《青玉案·元夕》,其意境之超绝,辞藻之华美,情感之真挚,堪称千古绝唱!沈某每每读之,都觉口齿生香,回味无穷啊!”

他激动地说着,忽然像是想起了什么,猛地一拍大腿(身上的肉随之颤了颤):“哦!对了!瞧我这记性!邀请先生来,正是有一事相求!

过几日,沈某在府中欲办一场小小的诗会,届时会有不少长阳城的文人墨客前来。不知先生可否赏光,莅临指导?若能得先生到场,必使诗会蓬荜生辉!”

周桐连忙谦逊道:“殿下抬爱了。殿下直接称呼下官名字即可,‘先生’之称,实在不敢当。”他时刻记得身份差距。

沈陵却把手摇得更快了:“哎!先生此言差矣!达者为先,学高为师!在诗词之道上,先生便是沈某的老师!什么地位身份,在才学面前,皆是虚礼!先生若再推辞,便是看不起沈某了!”

他说得情真意切,文绉绉中带着不容拒绝的热情。

周桐见他如此,只好笑道:“既蒙殿下如此厚爱,那……私下里便依殿下。若在官面场合,还是以下官自称,以免授人口实,殿下看可好?”

“好好好!都依先生!”沈陵笑得见眉不见眼,显得十分高兴。他亲热地拉着周桐的胳膊(手感软乎乎的),引他到书案前,“先生来得正好,快帮我看看这句!”

只见案上铺着一张宣纸,上面写着一句诗:“谷雨新晴后,幽窗卧看月。”(*注:此处为根据要求临时创作的普通诗句,非名人名作)

周桐看了看,询问道:“月?”谷雨时节看月,这联想有点跳跃。

沈陵点头,带着几分得意地解释:“正是!今日在此‘谷雨’房中,感受这播种时节的气息,万物生长,心中忽有所感。

闭目冥想,呼吸着这模拟的雨后水汽,不知怎地,就联想到了前些时日的中秋圆月,恍惚间仿佛自己并非在此室中,而是卧于田野草棚之内,仰望着天边皎月,别有一番野趣。”

周桐心中莞尔,这胖子的想象力倒是丰富。他面上却露出赞同之色,顺着他的话描述起来:“殿下此想,意境甚妙。试想,谷雨之夜,淅淅沥沥的小雨初歇,天空云层未散,时而遮掩,时而露出一弯纤细朦胧的月牙。

四下无人,唯有草虫低鸣。独自卧于田边简陋的草棚之下,身旁或许温着一壶浊酒,点燃一支清香。偶有带着湿气和泥土芬芳的凉风吹过,拂动发梢,此时举杯轻酌一口……此中闲适与幽寂,确实令人神往。”他描绘得极其细致,画面感十足。

沈陵听得如痴如醉,仿佛真的身临其境,连连拍手称赞:“妙!妙啊!先生寥寥数语,竟将沈某心中那模糊之感描绘得如此真切生动!仿佛画龙点睛,令其瞬间鲜活!先生果真大才!”

周桐笑着谦逊道:“殿下过奖了。诗词之妙,本就源于心有所感,情动于中,而后方能言发于外。心有所感,美便自然流露。”他说着,微微闭上眼睛,仿佛沉浸在了自己刚刚描绘的那幅画面之中,脸上露出追忆和思索的神情。

沈陵见状,立刻屏住呼吸,眼中充满了期待,生怕打扰了周桐的“灵感”。

周桐沉吟片刻,似乎在斟酌词句,然后才用一种带着些许飘渺的语调,缓缓吟诵道: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

他吟诵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奇异的韵味,将孩童的天真烂漫与对月亮的好奇想象娓娓道来。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www.dingdian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从龙族开始打穿世界 太后娘娘请开门,奴才来请安了 同穿:举国随我开发异世界 大明秦王,从截胡徐妙云开始 抗战:我能读心,你拿什么赢 古人看我玩原神 农民将军 如何拯救德意志 中国古代名人传 大明:我是朱标他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