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上,以其智慧和手腕,书写着属于华人的传奇篇章。
相比于普通市民的震惊与兴奋,金融圈的反应则复杂得多,震惊之余,是更深层次的解读和分化。
中环的各家银行办公室里,分析师和高管们都在紧急开会,重新评估恒声集团和林浩然的实力与威胁。
之前那些嘲笑林浩然“人傻钱多”、“不懂银行业”的声音,此刻全都销声匿迹,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震撼和重新审视。
“精妙绝伦!林生这步棋,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资产运作啊,他看准了花旗对海丰银行网点资源的渴望,更看准了花忌惮他在纽约州获得立足点的心态。
用一个不良资产,换取了花旗的核心股权和宝贵现金,最关键的是那个执行董事席位,这是打开了通往全球金融最高权力圈的大门!
之前收购汇沣时舍弃的企业客户和承担的不良资产包袱,在这笔交易带来的收益和战略价值面前,简直不值一提!渣打?成了林生完美棋局里的垫脚石!”一位华资券商的分析总监拍案叫绝。
另一位资深基金经理则带着一丝难以置信的感慨:“短短几天!从接手汇沣到转手卖出海丰给花旗,不过几天时间!
这不仅仅是眼光,更是无与伦比的执行力、魄力和谈判手腕!林生对时机的把握、对对手心理的揣摩,已经登峰造极。
这笔交易,足够写入顶级商学院的经典案例。”
这一天,作为独家报道的《东方日报》,几乎是卖疯了。
一整天下来,《东方日报》整整销售了57.8万份,这也是《东方日报》首次日销量突破55万份,再次创造了一个新纪录。
而此前最高的时候,也不过是50万份出头而已。
无论如何,这笔交易彻底颠覆了之前部分人对林浩然“当冤大头”的看法。
《香江新晚报》作为一份晚报,于当天下午及时发布了当期报纸。
其头条文章《神来之笔:林浩然如何化腐朽为神奇?》再次引发了市民们的惊叹。
之前质疑汇沣交易的声音,此刻在铁一般的事实和巨大的利益面前,显得苍白无力,迅速被淹没在赞誉的海洋中。
而此刻,在香江渣打银行大厦顶层的会议室里,气氛却降到了冰点。
最新的《东方日报》被渣打香江新任大班泰伦狠狠摔在会议桌上。
报纸头版上林浩然与约翰·里德握手微笑的照片,此刻在他看来无比刺眼。
“耻辱!奇耻大辱!”泰伦额头上青筋暴跳,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这句话。
他环视着在座同样面色难看的同僚,声音因愤怒而颤抖。
“谁能告诉我,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像甩掉一袋垃圾一样,把海丰银行连同汇沣一起塞给了那个林浩然,还为此承担了58亿债务的剥离,我们以为他接手的是个烫得能把手烤熟的烂摊子!
结果呢?几天,才他妈几天,他就把这个‘烂摊子’的核心部分,卖给了花旗!而且还是卖了个天价,3%花旗股份,1.5亿美金现金,还有一个执行董事席位!”
渣打银行会议室里,死一般的寂静。
泰伦的咆哮在会议室里回荡:“当初负责在美国找买家的团队呢?站出来!“
一个戴着金丝眼镜的中年男人颤抖着站起来:“泰伦先生,我们当时确实接触过花旗,但他们明确表示对海丰不感兴趣……”
“不感兴趣?”泰伦冷笑着拿起报纸,“那现在这是什么?魔术吗?”
几位当初负责处理汇沣银行出售事宜的高管,一个个低着头,噤若寒蝉,额头上渗出细密的冷汗。
他们也确实找过花旗银行这家同在纽约州的金融霸主,然而花旗银行的回应非常敷衍,让他们根本看不到卖给花旗银行的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