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改府(1 / 3)

宇文毓不想再等了,既然宇文护已经还了行政权力,那么他怎么就不可能还回兵权呢?他父亲宇文泰也不过活了五十岁,宇文护四十六岁,差不多也要入土了,兴许稍微施力,他就会继续让权。

宇文护的退让给了他些许期盼。

他急切的原因也和宇文护的腐化有关,他的专权不仅有坏结果,还有更坏的结果。

说到底,关中从二十年前的“大饥,人相食,死者十七八”开始,人口和农业发展就一直处在一个很低的水准,野战打得凶猛,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没有资源。

沙苑之战前,东魏丞相长史薛琡就曾经劝过高欢,说西贼连年饥荒,根本没东西吃,只要困住他们不作战,第二年保证饿得死死的,高欢没有听从,沙苑因此战败。

这个时候宇文泰率领的军队不满一万,而且粮食仅够维持三日。

这种严峻的经济形势、贫弱的生产基础,让宇文泰只能通过国家的大手强行控制经济资源,六条诏书中的“尽地利”就说了,“无问少长,但能操持农器者,皆令就田,垦发以时,勿失其所”,“麦秋在野,蚕停于室,若此之时,皆宜少长悉力,男女并功”。

在这种超强度的压榨之下,关陇的小农过得非常幸福,均田所得的土地获得的非常少,因为大部分要分给府兵们嘛,但作为补偿,获得的力役就非常多了,宇文将军的恩情还不完,虽然他们肚子是饿的,但眼中有光。

家里无粮,必须向外扩张,每攻占一地,西魏就会将那个地方的民众与降兵强制为奴,军队俘获后押送回京师再进行分配,规模最大的一次就是五年前攻破江陵打败萧绎,残梁百官和士民没为奴婢者十余万,大部分赐给了武将们作为奴仆,以维持府兵们的经济特权。

除此以外,周国交好突厥不是没有代价的,每年向突厥供给锦彩十万段,高价且大量的收购突厥马匹,为的就是换取突厥的军事支持。

在各方面的需求下,周国的经济压力与日俱增,宇文觉登基那年,为了节省开支,还裁减了三分之一的六府士员;同时为了稳固政治,早年也曾经大力推行佛教,齐国有两百万僧尼,周国也有一百万左右。

为了更好地夺取财富,不仅从宇文泰时期就禁止百姓酿酒和制盐,利用盐铁专卖获得暴利,还铸造虚假铜钱,面值已经达到了旧魏时期的五铢钱的五倍。

可以说,为了保持战时军力,北周统治者将经济压榨、暴力掠夺、滥发货币、政策限制的手段施行到了极限,具有很强的掠夺性、征服性与落后性。

这也导致关陇集团在进入周国体系的同时,形成了利用政治强权攫取财富的特权群体。

这一点进而影响到了府兵制本身,宇文泰设置柱国系统的目的,主要是让各位武将们借此变成军事贵族,和他的集团牢牢绑定在一块。自他死了之后,这个思路依旧延续着,但延续得太好了,逐渐滥授,贬值极快,后面又不得不增设上柱国,连带着大将军这个原先最尊崇的军职也变成了散官,是个人就可以做大将军和柱国,实际上没有军权。

原本西魏早年的重大压力,主要来自于东魏的战争攻势,但玉璧战败后,东魏就没再尝试过发起大规模的攻击,一直到如今齐国的天保九年,这本来是非常好的休养生息的时机。

但宇文护在执行宇文泰既定策略的同时,也延续了那一套战时经济架构,而且自他扶持宇文泰之子建周之后,宇文氏没有足够强力的法理性,为了维护执政地位,就不得不向关陇豪族输送大量经济利益让他们承认自己,也就使得周国高层,特别是亲近他一党的人有着贪污成千上百万钱的机会。

关陇地区的庄园土地,也因为豪右们加入府兵制度以及建立战功,让国家不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www.dingdian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从龙族开始打穿世界 同穿:举国随我开发异世界 如何拯救德意志 中国古代名人传 大明:我是朱标他舅 古人看我玩原神 农民将军 太后娘娘请开门,奴才来请安了 大明秦王,从截胡徐妙云开始 抗战:我能读心,你拿什么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