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连扶苏来向嬴政请安时,都忍不住提了一句:
“父皇,儿臣见顾先生近日颇为忙碌,可是又在筹划利于百姓的新政?”
嬴政抬眸看了长子一眼,淡淡道:“待朝会之时,自会知晓。”
终于,到了例行朝会的日子。
殿内,百官肃立。
嬴政冕旒垂落,看不清神情。
常规的政务汇报一项项进行,波澜不惊。
但当轮到少府禀报近期事务时。
所有人的目光都不自觉的聚焦到了出列的那个身影上——顾念一。
她今天特意穿得正式了些,捧着那份厚厚的奏章,深吸一口气,出列行礼。
“臣,少府丞顾念一,有本启奏。”
来了!百官心中齐刷刷闪过这两个字。
那股不好的预感达到了顶点。
“讲。”嬴政的声音听不出情绪。
“陛下,臣近日与农家许行先生及学院同僚研讨”
“深感农事乃国之根本,亦觉地方治理,或可更有作为。”
“故草拟《请设大秦农技社并试行精准帮扶策》,恭请陛下圣览!”
内侍接过奏章,呈送到御前。
嬴政翻开奏章,目光扫过。
上面的内容,他早已通过心声知晓十之八九。
但此刻看着这文字版的规划,感觉又自不同。
条理清晰,考虑周详,甚至预判了许多可能出现的反对意见并给出了解释和应对方案。
顾念一则在下方,开始简要阐述核心内容:
“陛下,诸位大人,农技社之设,旨在汇聚农家英才,系统研究、推广增产技法。”
“臣今日着重奏请,乃与之配套的‘试点精准帮扶策’!”
她声音清亮,回荡在大殿中。
“何为精准帮扶?”
“便是不再笼统言‘抚恤贫苦’,而是借助地方官吏与农技社之力,于选定的试点县,首先登记确属贫困之户籍!”
此言一出,下面微微骚动。
登记贫困户籍?
这是要做什么?
“而后,须查明其致贫之根源!”顾念一继续道。
“是家中田亩不足?是缺乏壮年劳力?是不善耕种,产出低下?还是因病因残所致?”
“查明原因后,便可由农技社派出精通相应事务之弟子,予以针对性帮扶!”
“缺技术者,教其选种、施肥、用新式农具。”
“缺劳力者,或可协助联络邻里互助,或记录在案,于农忙时节由官府协调人力。”
“至于因病因残……此事复杂,暂可记录,或由地方酌情给予些许减免……”
“甚至,对于有潜力却缺乏初始投入者,可考虑由大秦钱庄提供小额、低息之借贷,助其购买种子、农具,待收成后逐步偿还!”
她一口气说完核心思路,顿了顿,看向百官。
只见下面众人表情各异。
有惊讶,有沉思,有不以为然。
“顾少府!”不出意外的洪栾跳出来质疑。
他总觉得顾念一的新政都在动摇传统。
“此举看似仁善,然则,朝廷何以要费如此周章去管那些黔首的贫富?”
“秦法自有赏罚,勤勉者自然富足,懒惰者理当受穷!如此干预,岂非坏了规矩?”
“且如此细致入微,需要多少胥吏?耗费多少朝廷钱粮?若推广开来,国库如何支撑?”
顾念一早就料到会有此问,不慌不忙地回答:“洪宗正所言,似是而非。”
“首先,帮扶非是滥赏。查明原因,正是为了区分‘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