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嘞!海淀,军机处胡同!您坐稳,路可不近呐!”
车夫拉起车,轻快地跑起来。
行程路线(精确还原):
出发:从教育部街西口出发,向北转入宣内大街(今宣武门内大街)。
西行:经过西单牌楼、西四牌楼,进入西四北大街。
城内路段,车马渐多,颇为喧嚣。
出城:到达西直门。出城后,视野豁然开朗,踏上通往颐和园的御道/石道(土路)。
郊外路途:一路经过高梁桥、白石桥、黄庄。
路旁是稻田、荷塘,远处西山轮廓清晰。
车夫跑得气喘吁吁,汗流浃背,中途在黄庄茶棚歇了次脚,喝了碗大碗茶。
这段路漫长且颠簸,充分体现了当时出城交通的不易。
进入海淀镇:近一个半时辰的颠簸后,人力车夫擦了把汗,回头喊道:
“先生,海淀镇到啦!”
林怀安精神一振,抬眼望去,眼前的景象与内城的规整大不相同。
车辆首先驶上的是御道(西直门至颐和园大道)在海淀镇的一段,即西大街。
这条连接京城与西郊的主干道相对宽阔,黄土路面被车轮碾出深深的辙痕,两旁栽着高大的槐树。虽仍尘土飞扬,但气派俨然,可见汽车(偶尔)、骡马大车、人力车和行人交织往来,是海淀当之无愧的“迎宾大道”。
车子并未在西大街久留,随即拐入了与之交叉的、东西走向的老虎洞胡同。
一进胡同,喧嚣声和市井气息便扑面而来。
这里不愧是海淀镇的商业心脏,店铺鳞次栉比,旌旗招展:
老字号茶食铺如“聚顺和”、“仁和”的橱窗里,陈列着萨其马、蜜饯、茯苓饼等各式京式糕点,甜香诱人。
饭庄饭铺里飘出阵阵饭菜香,从“德胜馆”等较具规模的馆子,到经营涮羊肉、烤鸭、家常菜的中小饭铺,应有尽有。
绸布庄(或有瑞蚨祥的分号)门口挂着各色布料,在阳光下泛着光泽。
因靠近燕京、清华等学府,专门的文具书店也不少,售卖笔墨纸砚、古籍和新式书籍,可见三五学子模样的青年进出。
更少不了油盐店、酱园、中药铺、茶叶铺等日用杂货铺,以及为往来客商提供歇脚的车马店与客栈,人声鼎沸,骡马嘶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