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身边一个同学失声惊呼,打破了林怀安短暂的失神。
“数学第一?!95分!他上次小测不是才四十多分吗?”
“乖乖……这进步也太吓人了吧?吃了什么灵丹妙药?”
周围的丙班同学已经炸开了锅,道道目光聚焦在他身上,充满了难以置信、惊讶、以及复杂的探究。
王韭聪那伙人也看到了榜单,脸色像是打翻了染料铺,青红交加。
赵冬青捅了捅王韭聪,低声道:“聪哥,这……”
“哼!瞎猫碰上死耗子!走了狗屎运罢了!”
王韭聪从牙缝里挤出这句话,声音不大,但在周围的议论声中格外刺耳。
他狠狠地瞪了林怀安一眼,但那眼神深处,除了不屑,更有一丝无法掩饰的震惊和一丝连他自己都不愿承认的嫉妒。
更意味深长的目光,来自前方。
几个乙班的学生也在看丙班的榜单,或许是为了寻找熟悉的对手,或许只是单纯的好奇。
成绩优异的陈志远(乙班第五名)目光在丙班榜单上游扫过,当看到“林怀安”的名字高居第四时,他推了推金丝眼镜,镜片后的眼睛里闪过一丝毫不掩饰的惊讶和深深的探究。
他甚至在人群中准确地找到了林怀安,隔着几步远的距离,对他微微点了点头,嘴角甚至牵起一个极淡的、却意味深长的弧度。
那是一种来自更高层次平台的、对等实力的初步认可。
乙班的凝视!
这种无声的关注,比丙班内部的任何惊呼和议论,都更让林怀安感到一种实质性的、沉甸甸的进步。
他终于不再是那个可以被乙班学生彻底无视的“丙班垫底废物”了。
他的努力,第一次获得了来自“上游”的侧目。
接下来的各科试卷讲评课,成了对林怀安这次“逆袭”的公开加冕礼。
数学课:杨文元先生拿着试卷走进教室,脸上难得地带着一丝轻松。
他照例先讲解普遍错误,讲到最后那道抛物线拱桥压轴题时,他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过全班。
“这道题,全班只有三位同学完全做对。”
杨先生声音不高,却清晰传入每个人耳中,“
其中,林怀安同学的解答尤为出色,步骤清晰,逻辑严谨,计算准确。
更难能可贵的是,卷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