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立独行的“杂家”。
鬼使神差地,林怀安在窗外停住了脚步。
卫先生抬头看见他,似乎察觉到他眉宇间的郁结,招手让他进来。
“林怀安?有事?”
卫先生放下炭笔,语气平和。
林怀安犹豫了一下,还是将最近的困惑和盘托出:
努力训练但体能停滞,认真复习但成绩波动,感觉遇到了看不见的墙。
卫天霖静静听完,没有立刻回答,而是拿起一支铅笔,在一张废纸上随手画了一个简单的几何体结构图,线条精准利落。
他指着图说:
“画画,讲究从整体到局部,先定大框架,再抠小细节。基础不牢,急着画光影,全是虚的。学习,我看也是一个道理。”
他目光深邃地看着林怀安:
“你呀,是不是总想着攻克难题、琢磨 fancy 的方法(他用了个英文词),却忘了最根本的东西?”
林怀安一怔。
卫先生继续说,语气带着过来人的通透:
“要承认自己是丙班出身,底子薄。这没什么丢人的。理科,课本上的例题,你都能不看答案,一步步自己解出来吗?就把课本合上,遮住答案,自己做,做完再核对,看懂人家每一步的逻辑,然后再做一遍。把课本嚼烂了,比做一百道偏题怪题都有用。”
“语文、史地,你觉得脉络图乱?那是因为你‘料’不够!地基没砖头,光画蓝图有什么用?就是背诵,老老实实把课文、把关键史实背得滚瓜烂熟。背下来了,脉络自然就清晰了。考试考的就是这些基础,基础扎实了,自然就会了。”
“英语,更急不得。就是慢功夫,每天积累一点点,像攒钱一样。”
最后,他笑了笑,带着一丝自嘲:
“我当年考学,理科成绩不错,靠的就是这笨办法。不过我的最爱还是画画。道理是相通的——万丈高楼平地起,别总想着一步登天。”
这番话,如同醍醐灌顶!
没有高深的理论,只有最朴实、最本质的提醒。
林怀安突然意识到,自己最近是不是太过沉迷于“方法技巧”(如脉络图、费曼法),而忽略了最关键的 “基础夯实”?
就像卫老师说的,地基不牢,一切 fancy 的方法都是空中楼阁。
晚自习时,林怀安彻底改变了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