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人,将来总是要做点什么的,才对得起这份安稳,对得起那些牺牲。”
这番话,像一道强烈的闪电,骤然劈开了郝楠仁被饥饿、窘迫等个人生存困境所层层困住的狭隘思维!
他将猪油饼最后一口带着暖意的食物咽下,一股热流不仅涌入胃中,更仿佛注入了心里。
他之前所有的焦虑和计算,都围绕着“个人生存”这一亩三分地。
而苏清墨这看似随意的几句话,却将他的视野猛地拉高,投向了 “家国命运”的宏大层面。
他想起了音讯全无、可能已血洒长城的三叔林崇岳,想起了自己穿越至此或许并非偶然。
个人的挣扎,如果能够与时代的洪流相结合,或许才能真正迸发出改变命运的力量。
成长点:
生存认知深化:切身体会到生理需求与金钱在乱世中的基础性、决定性作用,“衣食足而知荣辱”的古训有了刻骨铭心的理解。
策略性隐忍:在绝对劣势(身无分文)下,理性选择了隐忍和回避,避免了更深的羞辱和无谓的冲突,体现了初步的成熟。
情感联结建立:准确识别并珍视苏清墨所给予的、带着高度尊重的善意,这份雪中送炭的情谊,成为冰冷现实中的一丝宝贵暖意和潜在同盟。
格局初步提升:开始将个人饥饿、贫困的困境,与宏大的家国背景联系起来,思考个人努力 beyond survival(超越生存)的更大可能性和意义。
路灯次第亮起,昏黄的光晕拉长了他独自归家的影子。
手里的饼子已经吃完,但另一股更炽热的“火”却在胸中点燃。
“活下去,仅仅是第一步。”
他望着苏清墨早已消失的巷口方向,眼神不再迷茫,而是凝聚起一种清晰的光芒,“要活得有尊严,有力量,甚至……将来有一天,能守护住像今晚这样,黑暗中递过来的一丝微光。”
一个模糊但无比坚定的念头在他心中成型:
“必须尽快建立自己的 ‘生存与发展双基础’——强健的体魄、稳定的经济来源,以及……值得信赖和守护的联结。”
前方的路依旧被夜色笼罩,但他已经摸到了第一块可以用来探路、并且蕴含温度的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