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妮的脸上满是懊悔。
「V5这个分线看着传统一点,但也是最适合他们的设计,毕竟他们上下两路本身就都不是打对线的类型。」
「通过这样的置换,却能够强行换出一路优势出来,纯赚。」
二人一顿分析后,都认为双方的想法互有可取之道。
那麽问题来了。
代价呢?
「他们不怕下路丢镀层吗?」旁边的尺帝听着两位教练的韩语交流,出声问道。
他这也是所有人在初次见到换线体系时,最直接的疑惑。
要知道,换线战术销声匿迹的原因就是S9出的镀层机制,会让主动换线的一方承担自然的经济损失。
关于这个问题,两队的教练自然也没法给他解答。
毕竟没有人去实际使用过,大家都是按照「脑测」的下意识来判断,或者说都是活在刻板印象里,很少人会在没有外在版本压力胁迫的情况下去改变现状。
可实际上。
V5与T1两队测试后的结果,都很意外。
主动把下路双人组调离下路,无论最终是把上路还是中路哪一条单人线换下来,都一定会在五分钟{镀层保护机制}前陷入镀层劣势。
但关键在于。
这所谓的「劣势」到底具体是多少?
————要知道,换线的单人路虽然1v2肯定要挨打,但人也不是在挂机,兵线一进塔就会快速清除!
同样,另一条对换过去的双人线也只是A镀层速度更慢,而不是站着不A塔。
从1分30秒兵线交汇,到5分钟镀层保护时间的消退→其实拢共不过就3分30秒的差额时间。
就算给你顶到天上去,最多也就是被对方下路领先不到1个镀层的进度!
一个镀层175块,换来的是什麽?
是至少一条原本「必定劣势」的单人线原地逆转为「必定优势」!
或许还不止一条路!
就拿V5来说,原本上下两路对线都不一定能有优势,上路甚至大概率是劣势
————可换线后,下路将变为稳定优势。
而原本就大概率会劣势的上路,最多也不过就只是换个位置受苦,结果完全没变。
甚至对面真想要击杀他,必须要启用三人之力进行越塔,以此最大程度吸引到敌方火力不说,塔下的防越塔还有可能给到操作机会,最次也可以做到和对方上单「互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