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教授的信,是敲门砖,但能不能进门,能不能拿到想要的东西,最终,还是要靠他们自己。
两个小时后,高铁抵达杭州。
四人没有在市区停留,直接打车,前往西湖深处的梅家坞。
车子穿过层层叠叠的茶山,最终,在一条幽静的山路尽头,停了下来。
眼前,是一片开阔的山坡,满眼都是修剪得整整齐齐的茶树。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雨后初晴的、混杂着泥土与青草的清新气息,让人心旷神怡。
按照杨教授信上画的简易地图,他们沿着一条青石板小路,往茶山深处走去。
终于,在一片地势最高的、被竹林环绕的老茶园前,看到了一座白墙黑瓦的老式农家院落。
院门口,没有挂任何招牌,只有一个饱经风霜的木牌,上面用毛笔,写着两个字:翁宅。
“应该就是这里了。”
陈默深吸一口气,上前,轻轻地,敲了敲那扇虚掩的木门。
“有人吗?”
院子里,传来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
片刻之后,一个头花白、身材瘦小、穿着一身粗布对襟衫的老人,端着一个紫砂壶,慢悠悠地,走了出来。
他看起来至少有七十多岁了,脸上布满了皱纹,但一双眼睛,却异常明亮,带着几分审视的锐利。
“你们找哪个?”
老人的声音,沙哑,且带着浓重的本地口音。
“您好,请问您是翁礼,翁老先生吗?”
陈默上前一步,恭敬地问道。
“我就是。”
翁老头的目光,在眼前这四个衣着光鲜、一看就是从城里来的年轻人身上,扫视了一圈,眉头微微皱了一下。
“我们是复旦大学的学生,”
陈默没有绕圈子,直接说明了来意。
“我们想向您请教一些关于龙井茶的事,也想向您采购一批最好的春茶。”
“采购茶叶?”
翁老头听到这话,脸上的表情,更冷了几分。
“你们是自己喝,还是送人?”
“我们……我们是想用来,做奶茶。”
夏晚星看着老人,有些紧张,但还是鼓起勇气,诚实地回答道。
“奶茶?”
翁老头听到这两个字,像是听到了什么天大的笑话。
他浑浊的眼睛里,瞬间就充满了毫不掩饰的鄙夷和不屑。
他将手里的紫砂壶往旁边的石桌上重重一放,出一声闷响,指着门口,毫不客气地,下了逐客令。
“走走走!
我这里没有给你们糟蹋的东西!
把好好的茶叶,跟那些糖精、奶精混在一起,简直是作孽!”
“拿我的龙井去做奶茶?你们亏得想得出!”
“我这辈子,最看不起的,就是你们这些不好好做茶,净搞些花里胡哨东西的生意人!”
说完,他便不再理会呆立在原地的四人,转身就往屋里走,一副多说一句话都嫌浪费口舌的样子。
“老先生!
您误会了!”
陈默急忙上前一步,想要解释。
但他只看到了一扇被砰的一声,无情关上的木门。
四个人,就这么被晾在了院子里。
气氛,尴尬到了极点。
“这……这老爷子,脾气也太冲了吧?”
孙瑞看着那扇紧闭的木门,小声地嘀咕了一句。
夏晚星和柳安然,也都被这突如其来的闭门羹,搞得有些不知所措,脸上写满了委屈和失落。
她们没想到,自己那个充满了理想主义的“新中式茶饮”
梦想,在一位真正的传统匠人眼里,竟然是作孽。
陈默没有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