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里,讨论异常热烈。
“我认为,未来五年的核心,应该是‘提质增效’和‘融合展’。”
姜南星在白板上写下这几个关键词,“提质,是提升现有产业的科技含量和产品品质;增效,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产业综合效益;融合,是推动农业与旅游、文化、康养、加工等产业的深度融合,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
王勇表示赞同:“主任说得对。
比如我们的牡丹产业,不能只卖原料和初级加工品,要向精深加工和文旅体验要效益。”
徐进提出:“智慧农业应该作为重点方向,不仅是阳光绿谷,要逐步向符合条件的合作社、家庭农场推广,节本增效,数据赋能。”
曾欢则关注品牌和市场:“‘英林丹华’区域公共品牌要持续维护和提升,同时要鼓励企业打造自己的子品牌。
线上线下销售渠道要进一步拓宽,特别是要抓住直播电商的新机遇。”
许笑笑对新技术应用充满热情:“我们可以探索建立全县的农业产业大数据平台,为生产决策、市场预警、政策制定提供支撑。”
陈志远和谢兵则更关注基层的落地和利益联结机制,强调要壮大村集体经济,创新联农带农机制,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姜南星认真听着每个人的言,不时提问、引导,将大家的智慧凝聚到规划草案中。
她深知,一个好的规划,必须集思广益,凝聚最大共识。
初稿形成后,她先向分管领导夏云州做了详细汇报。
夏云州仔细审阅后,提出了几条中肯的修改意见,并对其中关于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和冷链物流体系布局的内容表示了特别关注。
“南星,这个规划思路很清晰,也很有前瞻性。”
夏云州肯定道,“我会尽快组织相关部门讨论,完善后提交给周县长和何书记。”
随后,姜南星又主动拜访了招商局局长刘安和文旅局局长胡玲。
在刘安办公室,她将规划中涉及招商引资的部分与他沟通:“刘局长,未来我们在产业招商上,可能更需要聚焦在农产品精深加工、冷链物流、数字农业、生物技术等短板和前沿领域,这是规划里重点提到的,需要咱们招商局精准力。”
刘安看着规划,频频点头:“姜主任考虑得很周全。
有了这个产业蓝图,我们招商就更有方向和底气了。
回头我把相关要求融入我们招商局的年度计划和项目库里去。”
在胡玲那里,姜南星重点沟通了农旅融合的部分:“胡局长,规划里设想了几条精品乡村旅游线路,把我们的特色产业基地、美丽乡村串珠成链,这需要文旅局的大力支持和专业策划。”
胡玲热情地回应:“太好了!
南星主任,咱们想到一块去了!
产业是旅游的基础,旅游能为产业赋能。
这份规划给我们文旅工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载体,我们一定全力配合,把英林的‘山水田园’和‘产业特色’更精彩地呈现给游客!”
经过多轮征求意见和修改完善,《英林县乡村产业振兴五年行动计划(审议稿)》终于摆上了县政府常务会议的桌面。
会议由周惟清主持。
姜南星作为起草组主要负责人,列席会议,并对规划稿进行汇报说明。
她穿着利落的职业装,站在汇报席前,虽然内心有些紧张,但更多的是准备充分的从容。
她清晰地阐述了规划的总体思路、展目标、重点任务、保障措施,语言精炼,数据扎实,案例生动。
周惟清坐在主位,目光沉静地听着,偶尔低头在稿子上记录几句。
其他参会领导也听得十分专注。
汇报完毕后,周惟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