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林县脱贫摘帽的喜悦,如同秋日暖阳,温暖而持久地笼罩着这片土地。
街头巷尾,人们谈论的不再是生活的困顿,而是未来的打算;田间地头,村民们脸上洋溢着的是对好光景的笃定和憧憬。
这份沉甸甸的捷报,是对过去数年艰辛付出的最好犒赏,也为英林翻开了一页崭新的篇章。
然而,对于周惟清、姜南星和英林县的决策者们来说,喜悦过后,是更深沉的思考。
摘帽不是终点,如何巩固这来之不易的脱贫成果,如何防止返贫,如何让英林的展驶入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轨道,如何实现从“脱贫”
到“振兴”
的跃升,成为了摆在他们面前更复杂、更长期的课题。
县政府会议室里,气氛虽然不像迎检前那般紧绷,却依然严肃认真。
周惟清主持召开了脱贫摘帽后的第一次县政府常务会议,议题就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
“同志们,”
周惟清开门见山,声音沉稳,“我们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值得庆贺,但绝不能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
中央反复强调,要设立过渡期,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
对我们英林而言,这意味着工作重心要从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这是一个全新的考场,考卷更难,标准更高。”
他目光扫过在座的各位副县长和部门负责人:“当前,我们要重点抓好几件事:一是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对易返贫致贫人口及时现、快响应、精准帮扶,坚决守住不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二是持续展壮大乡村特色产业,这是根本之策。
三是扎实稳妥推进乡村建设行动,改善人居环境。
四是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提升乡风文明水平。
五是……”
他条分缕析,将宏观政策与英林实际紧密结合,思路清晰,重点突出。
参会人员纷纷点头,认真记录。
会议结束时,周惟清特别强调:“各部门要尽快拿出本领域衔接工作的具体实施方案,要务实管用,不能空泛。
改局要牵头做好全县的总体规划。”
随着工作重心的转移和机构职能的优化,县里决定进一步加强特色产业展中心的力量,并将其明确为统筹推进全县乡村产业振兴的核心参谋和执行机构之一。
相应的,中心负责人的担子也更重了。
一天下午,何明辉书记和周惟清县长一同找姜南星谈话。
在小会议室内,何明辉笑容温和,带着长辈的赞许:“南星同志,这几年,你在特色产业展中心的工作,成绩有目共睹。
从阳光绿谷到瑞康药业到牡丹园,从‘英林丹华’到各个合作社的培育,你展现了出色的专业能力、统筹协调能力和扎根基层的奉献精神,为中心的展,为英林的产业扶贫,立下了汗马功劳。”
周惟清坐在一旁,看着姜南星,目光中是纯粹的欣赏与公事公办的严肃:“经过县委慎重考虑,决定由你担任特色产业展中心主任职务。
这不是简单的升职,而是压担子。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也是难点。
中心需要承担起更重要的规划、指导、协调和服务的职能。
希望你能够不负众望,在新的岗位上,继续扬优势,勇于创新,为英林的乡村产业振兴做出更大贡献。”
姜南星听着两位领导的话,心情有些激动,但更多的是感到肩头沉甸甸的责任。
她深吸一口气,挺直脊背,目光坚定地看向何明辉和周惟清:“何书记,周县长,感谢组织的信任和培养。
我深知这个岗位的责任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