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上午九点四十五分整。
一行车队准时驶入英林县委大院。
车门打开,阳光绿谷农业公司的李总在其团队和几位专家的簇拥下,精神奕奕地走下车。
周惟清率领夏云州、王勇、姜南星等人在楼前迎候。
简单的寒暄握手,周惟清代表县委县政府对李总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言谈举止间既不失地主之谊,又保持着不卑不亢的合作姿态。
李总则笑容满面,对英林县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眼神中带着商人的精明与对此次考察的期待。
上午:会议室内初步交锋
会议室内,窗明几净,投影幕布已然落下。
双方人员分坐长桌两侧,气氛正式而略带试探性。
周惟清主持开场,言简意赅地介绍了英林县的基本情况和展农业产业的决心与优势。
随后,夏云州代表农业局,通过精心准备的ppt,详细汇报了英林县的农业产业布局、资源禀赋、现有基础以及未来的展规划,数据详实,逻辑清晰。
李总及其团队听得非常认真,不时低头记录,或交头接耳轻声讨论。
几位专家则频频问,问题直指技术细节、土地政策、农户组织化程度等核心环节。
夏云州和王勇主要负责应答,周惟清偶尔会插话,从更高层面进行补充和阐释。
姜南星坐在稍靠后的位置,安静地听着,快记录着对方关心的重点和提出的问题,这些都将成为她后续报告和工作的宝贵参考。
她的目光偶尔与周惟清有短暂交汇,看到他眼神中的沉稳与自信,心下稍安。
午宴:高效的工作餐
午宴安排在县委食堂一个安静的包间,菜品精致且突出本地特色食材,但氛围依旧是工作性的。
没有劝酒,没有冗长的客套,大家边吃边聊,话题依然围绕着农业合作的可能性展开。
周惟清和李总相谈甚欢,就现代农业展的趋势交流着看法。
姜南星安静用餐,但耳朵时刻竖着,捕捉着对话中的关键信息。
下午:直奔杨树镇——土地上的考察
正如周惟清所言,时间紧迫。
午餐刚一结束,几乎没有片刻午休,双方人马便立刻登车,车队朝着杨树镇方向驶去。
车窗外的景色由城市变为郊野,再变为大片的农田和村落。
阳光正好,洒在刚刚抽出新绿的田野上,充满生机。
车队在杨树镇河沿岸的一处高坡地停下。
这里视野开阔,可以俯瞰大片土地以及远处的老冲村、西畈村、老河村和简垸村的轮廓。
周惟清率先下车,对李总做了个“请”
的手势。
众人下车,脚下是松软的土地,空气中弥漫着庄稼和泥土的清新气息。
“李总,各位专家,”
周惟清开口道,声音在开阔的旷野中显得格外清晰、沉稳,仿佛能传得很远,“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报告写得再漂亮,也不如脚下这片土地能说明问题。
这里就是我们杨树镇河沿岸最具代表性的土地之一。”
他微微侧身,目光投向站在稍后位置的姜南星,手臂自然地向她一引,语气中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信任与托付:“下面,请我们县的姜南星同志,就这里的土地资源状况、土壤特性以及其与产业展的适配性,结合实地情况,给大家做一个简要的报告。”
刹那间,所有目光——李总探究的、专家们审慎的、自己同事鼓励的——都齐刷刷地聚焦到了姜南星身上。
旷野的风似乎都安静了几分。
姜南星感到心跳微微加,但更多的是一种被委以重任的郑重感。
她深吸了一口混合着青草和泥土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