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肉香、油炸香料的复杂气味,让他这个现代穿越来的灵魂都感到无比亲切和满足。
“走!
尝尝咱们这北疆分号的手艺地不地道!”
秦哲兴致勃勃地走向一个排队较长的肉夹馍摊子。
那摊主是个手脚麻利的汉家小伙子,一看秦哲几人气度不凡,尤其是后面跟着的秦琼将军铠甲鲜明,不敢怠慢,但还是按顺序来:“几位爷稍等,前面还有两位。”
秦哲摆摆手:“无妨,按规矩来。”
他正好趁机观察。
只见小伙子从咕嘟冒气的卤肉锅里捞出一块肥瘦适中的腊汁肉,手起刀落,哆哆哆一阵快切,夹到烤得外酥里软的百吉饼里,最后舀一勺浓香的卤汁浇进去,用纸一包,递给客人,动作一气呵成。
轮到秦哲,他要了三个。
小伙子同样利落地做好递过来。
秦哲咬了一口,饼皮酥脆,肉质软烂,卤香浓郁,汁水充盈,不由得竖起大拇指:“嗯!
不错!
是那个味儿!
你小子手艺可以,哪儿学的?”
小伙子憨厚一笑:“回爷的话,小的婆娘是龙原厨堂出来的学徒,这卤肉的法子和烤饼的火候,都是她手把手教的。”
“好!
夫妻店,有前途!”
秦哲笑着付了钱。
他又走到炸鸡摊前,买了一大包炸鸡翅和鸡腿分给众人。
金黄色的炸鸡外皮酥脆,内里鲜嫩多汁,撒上特制的辣椒粉和孜然粉,吃得薛仁贵这个半大小子直呼过瘾,连沉稳的秦琼也忍不住多吃了两个。
接着是凉皮摊、肉饼摊、甚至还有一个卖“龙夏冰酪”
冰淇淋的摊子,虽然天气微凉,但依然有好奇的孩子拉着父母来买。
秦哲一路走,一路看,一路尝,不时和摊主们聊上几句,问问生意如何,食材来源是否方便,可有什么难处。
大部分摊主都表示,生意比预想的好。
契丹人一开始对这些新奇食物有些犹豫,但尝试之后,很快就被征服了,尤其是炸鸡和肉夹馍,特别受欢迎。
汉人商旅和驻军更是常客。
食材方面,羊肉本地充足,猪肉和鸡肉也开始有本地农户供应,面粉、调料等则由龙原的商队定期运来,价格稳定。
秦哲对秦琼感叹道:“叔宝,你看,这叫什么?这就叫‘舌尖上的融合’!
没什么是一顿好吃的解决不了的。
大家一起赚钱,一起享受美食,这隔阂自然就慢慢消融了。”
秦琼深以为然:“殿下所言极是。
吃饱穿暖,安居乐业,人心自然就安定向化了。
这小吃街,功不可没。”
薛仁贵嘴里塞着肉饼,含糊不清地点头:“唔…好吃…比干粮强多了…”
正说着,忽然听到前面一阵熟悉的吆喝,还夹杂着几句生硬的契丹语招揽顾客。
走过去一看,竟是那个卖豆芽的大娘!
她不知何时也支了个小摊,不仅卖豆芽,还卖起了豆芽炒肉、豆芽汤之类的简单热食,生意居然也不错!
秦哲哈哈大笑:“瞧瞧!
这大娘,脑子多活络!
现学现卖!
这就叫产业链延伸!
好!
太好了!”
他在小吃街逛了一圈,心中越满意。
这条街,不仅解决了部分就业,丰富了食物供给,更成为了一个文化交流和融合的鲜活窗口。
长安的烟火气,终于在这北疆的新村里,扎下了根,并且焕出了新的活力。
“走,回去得让秦杨那边,再多开几种适合这边口味的小吃配方过来。”
秦哲暗自琢磨着,“最好再弄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