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要亲力亲为,去履行对朋友的承诺…这份心意,这份诚意…比一千个、一万个华丽的名字…都更加珍贵!”
李渊的眼中闪烁着感慨的光芒:“秦族…那群人,是猛虎,是蛟龙。
能驯服他们的,从来不是强权和利益,而是…真心与诚意。
你这样做…才是真正的‘帝友’之道!
才是…能让他们死心塌地为你、为这大唐效力的根本!”
“父皇…”
李世民听着父亲这难得的、充满肯定与理解的话语,心中不由得一暖,眼眶甚至有些微微热。
“好!
好!”
李渊连说两个“好”
字,脸上的笑容愈舒展:“既然我儿有此决心,有此魄力…那朕这个退位的老头子…也不能光看着。”
他转头对身后的内侍吩咐道:“去!
把朕在弘义宫收藏的那几箱前朝和更早的古籍善本,尤其是那些记载着古姓氏、古诗词、祥瑞典故的…全都搬出来!
送到二郎的御书房去!”
说完,他又看向李世民,哈哈大笑道:“朕也来…助我儿一臂之力!
咱们父子…今夜…就泡在那书堆里!
好好为我大唐的功臣之后…琢磨出一千个响当当的好名字来!
哈哈哈哈!”
李世民看着父亲那难得焕出活力与热情的面容,心中的豪情与干劲也被彻底点燃了!
“好!”
他重重一点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那…就有劳父皇了!
咱们父子…今夜…就来一场‘御书房点烛取名’!”
很快,皇帝的口谕便传到了尚书省。
正准备下班的房玄龄和杜如晦,接到口谕后,两人面面相觑,先是一愣,随即脸上都露出了无比复杂却又深感敬佩的神色。
“陛下…陛下这是…”
杜如晦摇头苦笑,语气中却充满了叹服:“真是…千古未有之…执着与赤诚啊…”
“也好…也好…”
房玄龄抚须长叹:“如此…方能真正不负‘帝友’之名。
你我…便将这些东西…亲自送过去吧。
顺便…看看能否为陛下分忧一二。”
是夜,大唐皇宫的御书房,灯火通明,直至深夜…乃至黎明。
李世民、李渊、以及闻讯后主动前来帮忙的房玄龄、杜如晦,甚至后来又被拉来的几位弘文馆大学士…一众大唐最高层的头脑,竟然真的埋于浩瀚的书海之中,为了给一千个尚未出生的孩子取名,而绞尽脑汁,争论不休,又不时出阵阵笑声。
这看似“荒唐”
的一幕,却注定将成为一段流传后世的佳话,也必将深深地烙印在…即将收到这份“诚意”
的…秦族众人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