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唐有一帮古惑仔 > 第318章 内忧帝释旧臣

第318章 内忧帝释旧臣(1 / 3)

长安,两仪殿。

李世民揉着阵阵痛的太阳穴,只觉得一股难以言喻的疲惫感,如同深秋的寒露,浸透了他的四肢百骸。

龙案之上,一边堆着户部呈报的“三条官道”

预算缺口与工期延误的急奏;另一边,则是李孝恭与百骑司联名送来的密报——上面详细罗列了近日在长安城内及边境互市抓获的数批形迹可疑的探子,其手段之诡谲、目标之明确直指将作监与新粮种,令人触目惊心。

“哼…好…好啊…”

李世民看着百骑司的报告,气得反而冷笑起来,手指用力地点着那几行字:“抓探子、搞渗透、窃机密…这帮人的动作倒是一个比一个快!

效率一个比一个高!

这心思、这手段、这执行力…若是能用在正道上,用在为国出力、为民谋福上…朕何至于为修几条路、产几斤铁、造几张纸而愁白了头?!

啊?!”

他猛地一甩袖袍,将那密报重重地摔在龙案上,出“啪”

的一声脆响!

殿内侍立的内侍吓得浑身一颤,连忙低下头,屏住呼吸,不敢出丝毫声响。

一股无名之火在他胸中熊熊燃烧!

那是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愤怒,一种对内外交困现状的焦躁,更有着对朝廷效率低下的深深无力感!

外有群狼环伺,千方百计想要窃取大唐的根基;内有…唉…虽说新政推行、百家归心,但这庞大的官僚机器运转起来,依旧是磕磕绊绊,远未达到他心目中那如臂使指、高效顺畅的理想状态。

三条关乎国运民生的水泥官道,竟因钱粮调度、民夫征、地方协调等诸多问题,进展远远落后于预期。

将作监那边更是一个吞金的无底洞,每日睁开眼就是数万贯的开销…压得他几乎喘不过气。

“效率…效率…朕要的就是效率啊!”

他喃喃自语,声音中充满了疲惫与渴望。

就在此时,他的目光无意中扫过了龙案一角另一份并不起眼的奏报。

那是关于近期各世家尤其是长孙氏、崔氏、王氏等关陇、山东大族在其势力范围内,主动配合官府推行“摊丁入亩”

、“兴修水利”

、甚至“捐资办学”

的情况汇总。

上面罗列的一些具体事例和数据,虽然远不如秦族当初在朔州那般雷厉风行、立竿见影,但其态度的转变与实际行动,却是显而易见、不容否认的。

看着这份奏报,李世民眼中翻腾的怒火与焦躁,渐渐平息了几分。

他沉默了片刻,手指无意识地在龙案上轻轻敲击着,陷入了沉思。

良久,他忽然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复杂难明的光芒,仿佛下定了某个重大的决心。

他对侍立的内侍沉声道:

“传…长孙无忌。”

“是!

陛下!”

内侍连忙躬身应道,快步退出了大殿。

约莫一炷香的功夫后,长孙无忌步履匆匆地走进了两仪殿。

他身穿一袭略显陈旧的紫色官袍,神色恭谨中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忐忑与憔悴。

显然,这段被半闲置、冷处理的日子,并不好过。

他来到御阶之下,恭敬地躬身行礼:

“臣长孙无忌,叩见陛下。

不知陛下召见微臣,有何吩咐?”

李世民并没有立刻让他平身,而是用一种深沉难测的目光,静静地打量了他片刻。

殿内的气氛,一时间显得有些压抑。

终于,李世民缓缓开口,声音平静,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辅机啊…”

他用了旧日的称呼,语气似乎缓和了一些:“近来…朕看了不少地方的奏报。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www.dingdian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大唐有一帮古惑仔 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 反贼 被废三年后 潜伏台湾:海燕的使命 大明补牙匠 大宋第一女皇 抗战:老李,炮兵师要不要? 铁马冰河肝胆照 你说他缺德?他根本就没有那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