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白。
“妙啊!”
秦哲赞叹道,“怎么弄的?”
教授黄言简意赅地解释道:“核心有三。”
“一选材:取当年生嫩竹,纤维柔软易处理。
春末夏初砍伐最佳。”
“二蒸煮:用石灰水和草木灰水混合作为蒸煮液,高温熬煮七日以上,彻底软化、分解竹纤维,去除木质素和杂质。
这是最关键的一步,靠的是化学组的碱液配方。”
“三打浆与抄造:煮好的竹丝经水力碓反复捶打,成细腻纸浆。
然后用细竹帘抄造,均匀度远传统麻布帘。
烘干后,质地紧密,吸墨性好,不易洇散。”
他补充道:“此法产量远高于麻纸、藤纸。
竹子生长快,南方漫山遍野皆是,原料取之不尽,成本极低。
一旦推广,足可彻底淘汰昂贵、产量低的传统贡纸。”
秦哲听得心花怒放,用力拍着教授黄的肩膀:“老黄!
牛逼!
真牛逼!
哈哈哈!
这下,世家豪门藏书的纸都要论斤卖了!
看他们还怎么垄断学问!”
有了这廉价、量大、质优的竹纸,再加上机关张那边即将成熟的活字印刷术…
秦哲仿佛已经看到,无数廉价书籍如同雪片般从龙原飞向大唐的每一个角落!
寒门学子将不再为无书可读、无纸可写而愁!
知识垄断的壁垒,将被这两项技术硬生生砸开一个巨大的缺口!
“快!
老黄!
全力生产竹纸!
能产多少产多少!”
“老张!
加快活字进度!
尽快弄出能实用的一套来!”
秦哲兴奋地下令,眼中闪烁着颠覆性的光芒。
他知道,当竹纸和活字印刷这两把利剑真正合璧之时,其对大唐社会、文化、乃至政治格局产生的冲击,将远比千军万马更加猛烈和深远。
一场用墨香和纸页起的、针对千年门阀知识特权的无声革命,即将在龙原的工坊内,悄然酝酿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