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原的扩张从未停止。
在西北角,一片新的工地正热火朝天。
这里听不到打铁声和爆炸声,取而代之的是锯木声、夯土声和工匠们中气十足的号子声。
秦哲信步走来,看到秦战正光着膀子,古铜色的皮肤上汗水淋漓,指挥着一群红棍和招募来的工匠忙活。
“老三!
搞什么呢这么大阵仗?”
秦哲笑着喊道。
秦战闻声回头,抹了把汗,咧嘴笑道:“大哥!
你来得正好!
瞅瞅!
按咱们那会儿的九年义务教育标准盖的!
小学部、初中部、高中部!
操场、实验室、图书馆预留地,一应俱全!”
他指着已经初具雏形的几排砖瓦结构、窗明几净的校舍,语气充满自豪,“红砖水泥管够,盖起来快得很!
保证比长安城里那些憋屈的国子监学舍敞亮!”
秦哲看着那规划整齐、充满现代校园雏形的建筑群,满意地点点头:“干得不错!
娃们的教育是根本,不能耽误。
师资呢?教材呢?”
这时,秦杨也从一旁走了过来,手里拿着个硬皮笔记本和炭笔,眉头微锁:“大哥,校舍好盖,先生也好找,咱们这帮兄弟里读过书、能教数理化…呃,能教算数、格物、甚至体育的都不少。
关键是…书!”
他把笔记本摊开,上面画着简单的表格:“竹简太重太笨,且刻录极慢,成本高昂。
绢帛更是贵得离谱。
如今市面上的纸张,大多被世家把控,质次价高,且产量有限。
咱们龙原自己人要读书,将来还要惠及周边,乃至推广天下,这纸张和书籍的缺口,海了去了!
总不能一直靠兄弟们手抄吧?那得抄到猴年马月?”
秦哲闻言,嗤笑一声,毫不在意地摆摆手:“我当多大点事!
缺纸?缺书?自己造啊!
咱们缺啥自己造不出来?靠那些世家施舍?靠他们那些藏着掖着、恨不得锁在楼里霉的破竹简?一群占着茅坑不拉屎的垃圾!
要不是这天下是老李家的,老子早就带兄弟们把他们全屠干净了,抢了他们的书楼,一把火点了造纸坊,咱们自己从头来过,反而更痛快!”
他语气中的不屑和杀意毫不掩饰,听得周围几个本土工匠头皮麻,但红棍们却深以为然,纷纷点头。
秦杨苦笑一下:“理是这么个理。
但眼下,咱们的竹纸工坊和活字印刷坊都还在攻关扩大产能阶段,满足自身大规模需求还需时日。
我是想着,能不能先吸纳周边村民,一来扩大生产,二来也让他们得些实惠,更快传播咱们的东西。”
他顿了顿,补充道:“大哥你之前吩咐安置灾民难民的事,都已经妥了。
大部分安置在龙原周边的村子里,分了田地,咱们农业组的人指导他们种下了土豆和红薯。
这玩意三月一熟,眼看着就能收获,到时候吃饭问题基本就能解决,人心也能稳下来。”
“秦社那边的生意更是火得不行。”
秦杨翻着笔记本,“龙夏醇、香水、新式布匹、牙膏、牙刷、香皂、洗衣皂…全是独一份,供不应求。
现在咱们是开一天店,歇业三天补货,还是跟不上。
长安城里的贵人都快把门槛踏破了,天天催。
华仙居更离谱,预约都排到三个月后了!
每天的利润高得吓人。
我就是琢磨,这些吃食…他们怎么就吃不腻呢?”
秦哲听了哈哈大笑,拍了拍秦杨的肩膀:“老二,你这脑子,光会算账了!
咱们那儿的菜系,经过多少年演化?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