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唐有一帮古惑仔 > 第2章 一文邸报惊天下 新政如风入万家

第2章 一文邸报惊天下 新政如风入万家(1 / 3)

贞观二年,三月中旬。

长安城西市,一座新修缮的门脸前,人头攒动,气氛热烈。

门楣之上,悬挂着一块巨大的牌匾,以遒劲的楷书写着四个大字——大唐报社!

匾额右下角,还盖着一方鲜红的朱印,乃是当朝秘书监、总监察魏征的官印。

今日,是报社正式开业,第一期《大唐报》行的日子!

报社门前,早已被围得水泄不通。

有穿着长衫、好奇张望的读书人,有精明算计、打听消息的商贾,但更多的,是无数穿着粗布短衣、满脸好奇与期盼的普通百姓,甚至还有许多半大的孩子,在人群里钻来钻去,嬉笑打闹。

“让一让!

让一让!

都别挤!

排好队!

一文钱一张!

人人有份!”

几名身着统一青色短褂、精神抖擞的报童,站在临时搭起的高台上,用铁皮喇叭大声吆喝着,维持秩序。

他们是龙原从流民中挑选出的机灵少年,经过简单培训,成为了大唐第一代“报童”

报社柜台后,堆放着如小山般、散着浓郁墨香的新鲜报纸。

那纸张略显粗糙泛黄,是龙原竹纸的量产货,但上面的字迹却异常清晰。

一身利落劲装、英姿飒爽的刘霞,亲自站在柜台边督阵。

她如今是龙原对外的商贸总管,报社的行和运营也暂由她统筹。

她看着眼前火爆的景象,嘴角带着满意的笑容,不时指挥着手下:“快!

补货!

东边的队列再加一垛!

收钱的手别停!”

“给我来一份!”

“俺也要一份!”

“小哥,给俺家娃也带一份,认认字!”

人们争先恐后地将一枚枚铜钱递上去,换回一张还带着印刷余温的报纸。

许多人识字不多,甚至完全不识字,但他们依旧紧紧攥着那张纸,仿佛握着什么宝贝。

因为他们知道,这上面写的,是朝廷的天音,是关系到他们饭碗和命运的东西!

报纸的头版头条,用最大的字号赫然印着:

《陛下钦定魏公督行新政六策惠泽万民》

其下,分列六条,条条清晰,言语直白:

一策【均田减赋】:推行摊丁入亩!

废人头税,依田亩多寡纳粮!

地多多交,地少少交,无地者朝廷助其垦荒!

钦差魏征,总揽丈量天下田亩,重造鱼鳞册!

有冤屈、有隐田,皆可至各地新政公廨申诉!

二策【神粮惠民】:推广土豆、红薯新粮种,龙原农组亲授种植法!

亩产数千斤,能饱腹,能富民!

今春起,于各州府官田及自愿农户试种,秋后可见真章!

三策【筑路富民】:陛下旨意,招募五十万民夫,修天下水泥官道!

每日工钱十文,管三餐饱饭!

各州府设招工点,流民、贫户皆可报名!

以工代赈,共筑坦途!

四策【兴学选才】:各州县,筹建新式学堂!

教授新学(算数、格物)、农技、律法!

适龄童子,无论贫富,皆可入学!

为三年后新科举选拔实干之才奠基!

五策【商税新政】:颁布《大唐商税则例》,十税一(利得税)!

大唐商会已立,诚邀天下商贾入会,享便利,担税责!

市舶税监司马周主理,公平公正!

六策【考成擢优】:革新官吏考核!

重政绩,察民声!

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贪者惩!

岁岁考评,张榜公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www.dingdian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反贼 铁马冰河肝胆照 被废三年后 你说他缺德?他根本就没有那东西 大唐有一帮古惑仔 抗战:老李,炮兵师要不要? 潜伏台湾:海燕的使命 大明补牙匠 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 大宋第一女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