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来卖豆浆的吆喝声,老院的牵牛花在晨光中缓缓绽放,三人的影子在青石板上拉得很长,像三条终于交织在一起的线,往更远的日子里延伸。
好的,那这章就作为第122章。
咱们继续往下铺陈细节,让画面更扎实些——
第122章:老院晨光里的余温
天光彻底亮透时,老院的石磨开始转了。
甄珠不知从哪摸来袋黄豆,正费劲地推着磨盘,豆浆的白沫顺着磨缝淌下来,沾了她满手。
“沈眠,玄大哥,快来搭把手!”
她嚷嚷着,鼻尖沾了点白,像只刚偷吃完面粉的小耗子。
磨盘转得吱呀响,黄豆在石槽里被碾成碎末,混着清水变成乳白的浆汁,滴落在底下的木桶里,溅起细碎的水花。
沈眠正蹲在樟木箱前,将奶奶的嫁衣重新叠好。
缎面是上好的杭绸,在晨光里泛着柔和的珍珠光泽,盘扣上的米珠被晒得温热,触在指尖暖融融的。
她忽然想起小时候,夏夜乘凉,奶奶总把她裹在这嫁衣里摇着蒲扇哄睡,说“等眠眠长大了,就有能护住你的人了”
。
当时只当是老人家的絮语,此刻指尖划过冰凉的盘扣,倒真觉出点“被护住”
的暖意——玄殇正站在石榴树下,不知从哪找了根细麻绳,正把刚才掉落的石榴籽一颗颗串起来,说是要给甄珠当手链。
他串得认真,眉头微蹙,阳光顺着他的梢滑下来,在锁骨处投下一小片阴影。
“来咯。”
沈眠应着,把嫁衣放进箱底,又铺上两层防潮的油纸。
转身时,胳膊肘撞到了箱壁,“咚”
的一声,她伸手去揉,却摸到樟木箱内侧贴着张泛黄的红纸条。
抽出来一看,是奶奶娟秀的小楷:“玄家小子若敢欺负你,就用这嫁衣抽他,当年你爷爷就是这么被我打服的。”
末尾还画了个歪歪扭扭的笑脸。
沈眠噗嗤笑出声,赶紧把纸条折成小方块,塞进贴身的荷包里,布料贴着心口,像揣了块暖玉。
玄殇听见笑声,回头望过来,手里还捏着颗没串好的石榴籽:“笑什么?”
“笑某人串石榴籽的手艺,还不如我绣帕上的络子。”
沈眠走过去,拿起他手里那串歪歪扭扭的“手链”
,上面的籽掉了好几个,线还松垮垮的,“还是我来吧。”
她取过细麻绳,指尖翻飞间,石榴籽就被串得整整齐齐,红得像玛瑙珠子,还在结尾编了个小巧的同心结,“这样才像样,甄珠戴出去保管好看。”
甄珠推着磨盘凑过来,豆浆溅了裤腿也不管,眼睛亮得像装了星星:“给我的?沈眠你太厉害了!
比绣坊里卖的还精致!”
她一把抢过去套在手腕上,原地转了个圈,石榴籽随着动作轻轻碰撞,出细碎的声响,“走,磨完豆浆咱们去赶集,我请你们吃糖葫芦!
山楂的、草莓的,随便挑!”
老院的门“吱呀”
一声被推开,隔壁的王奶奶挎着竹篮站在门口,篮子里是刚蒸好的槐花糕,热气腾腾的,裹着层细密的白纱。
“就知道你们仨在这儿折腾,”
王奶奶笑眯眯的,眼角的皱纹里都是暖意,“快尝尝热乎的,刚出锅的,沾了桂花糖。”
她往沈眠手里塞了块,又给玄殇递了一块,“小玄啊,你爷爷小时候就爱在这院里爬树,摘我家的石榴,被我追得满院跑。”
玄殇正在劈柴,闻言斧头顿了顿,耳根悄悄红了。
他接过槐花糕,指尖碰到王奶奶的手,赶紧说了声“谢谢王奶奶”
,声音比平时低了些。
沈眠咬了口槐花糕,清甜的香气混着槐花的微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