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的战局,是一场席卷大陆的剧烈地震。
其震波,甚至跨越了浩瀚的太平洋,抵达了大洋彼岸。
日军华北方面军的崩溃度,出了华盛顿所有军事观察家的预判模型。
两个甲种师团在黑风谷人间蒸。
司令官冈村宁次切腹。
新上任的“帝国陆军大脑”
石原莞尔,非但没能挽回颓势,反而以一种自杀式的度收缩战线,最终在北平城下,出了那封堪称“天谴”
的绝命电报。
华盛顿的战略分析室内,代表“中国战场”
的红色警报灯,几乎从未熄灭过。
在这种背景下,一支代号“迪克西”
的美军观察使团,乘坐一架c-47运输机,秘密飞抵了八路军的根据地。
带队的,是戴维斯上校。
一个典型的西点军校毕业生,下巴刮得铁青,眼神里是职业军人审视一切的傲慢。
飞机降落在一条简陋的、由无数军民用血汗夯实的土跑道上。
机舱门打开,扑面而来的黄土气息让戴维斯上校的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
他看着眼前那些穿着土布军装,扛着各式老旧步枪,但眼神却亮得惊人的中国士兵,心中的轻视又多了几分。
一群武装起来的农民。
这是他脑海中浮现的第一个定义。
能打败日本人,或许是靠着人海战术,或许是靠着斯大林不为人知的秘密援助,但绝不可能是靠他们自身的军事素养。
“欢迎来到华北,上校先生。”
一个温和的声音响起。
戴维斯看见一个戴着眼镜、气质儒雅的年轻人朝他走来,伸出了手。
是赵刚。
一口流利的、带着牛津口音的英语,让戴维斯有些意外,但并未改变他的看法。
“赵先生,很高兴见到你。”
戴维斯握了握手,语气公式化得像在宣读操典。
“贵军的李云龙将军呢?我希望能尽快见到他。”
赵刚微笑,做了一个“请”
的手势。
“李师长正在准备欢迎午宴,他是个热情好客的人。”
他顿了顿,补充了一句。
“不过,他的热情,有时候会有些……特别。”
戴维斯并未在意这句提醒,跟着赵刚走向独立一师的师部。
所谓的师部,只是几间黄土夯成的屋子,墙上挂着巨大的、用红蓝铅笔画满了箭头的作战地图。
一个光着膀子,浑身肌肉虬结如同老树盘根的汉子,正用一个巨大的搪瓷缸子“咕咚咕咚”
灌水。
看到他们进来,那汉子用袖子随意地在嘴上一抹。
“老赵,这就是你说的美国佬?”
李云龙的声音洪亮如雷,震得屋顶上的尘土簌簌往下掉。
他上下打量着一身笔挺军装的戴维斯,咧开大嘴,露出两排白牙,眼神里是毫不掩饰的、在菜市场挑拣牲口般的审视。
“看着人高马大的,不知道打仗怎么样。”
戴维斯听不懂中文,但他能清晰地感觉到那种审视,这让他极不舒服。
“上校,这位就是我们的师长,李云龙。”
赵刚适时地介绍。
李云龙大马金刀地坐下,抓起桌上的一只烧鸡,撕下一条油光锃亮的大腿,一边啃一边含糊不清地对赵刚嚷嚷。
“老赵,你问问他,带什么好东西来了?”
“汤姆逊?勃朗宁?还是他娘的谢尔曼坦克?”
“要是啥都没带,光带了两片嘴皮子,那这顿饭吃完,就赶紧滚蛋,老子这不养闲人!”
赵刚的脸上挂着一丝苦笑,他转向一脸错愕的戴维斯,用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