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家记得,皇帝小时候最爱吃这个了!”
弘晗看着母亲骤然鲜活起来的神情,心头一软,唇角也不自觉扬起:“是,儿子那时贪甜,皇额娘总怕儿子吃坏了牙,每次只许吃一小块。”
“走!”
文鸳难得显出几分孩子气,拉着弘晗的手就往御膳房侧门走,“哀家亲自去瞧瞧,让他们多做些,今儿个哀家高兴,皇帝也尝尝!”
片刻后,堂堂启元帝,便陪着母后皇太后,在御膳房旁专供贵人临时休憩的小暖阁里,一人捧着一小碗刚出锅、热气腾腾、淋着金黄桂花蜜的栗粉糕,吃得眉眼弯弯。
文鸳满足地眯着眼,小口品尝着,还不忘叮嘱儿子:“慢点吃,小心烫着。”
那份久违的、纯粹的、属于母亲对儿子的关切,让弘晗心头暖流涌动,仿佛回到了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
他放下帝王的威仪,顺从地点头:“儿子知道。”
御膳房的总管太监诚惶诚恐地侍立在门外,听着里面偶尔传来的、太后带着笑意的低语和皇帝温和的应答,心中感慨万千:这位以雷霆手段推行新政的年轻帝王,也唯有在太后面前,才会露出这般柔软的神情吧?这深宫里的温情,比那御案上的奏章,更显珍贵。
一碗简简单单的甜汤,承载着流逝的岁月与永恒的母子情谊,在启元三年的春光里,氤氲出最温暖的人间烟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