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五年的深秋,碎玉轩如同一座精心伪装的坟墓。
甄嬛被禁足于此,顶着“假孕欺君”
的污名,承受着皇帝冰冷的厌弃和后宫的唾弃。
然而,这看似绝望的囚笼,却成了她蛰伏磨牙、编织复仇之网的巢穴。
巨大的仇恨如同毒藤,缠绕着她的心脏,汲取着每一分痛苦作为养分,让她变得前所未有的冷静、坚韧与狠厉。
甄嬛深知,单凭自己的力量,无法撼动深植后宫多年的皇后宜修。
她需要一个了解皇后过往、手握关键秘密、且同样对皇后深恶痛绝的盟友。
就在这时,端嫔向甄嬛递出了橄榄枝——一张写着“纯元皇后,死因存疑”
的素笺。
这寥寥数字,如同投入古井的石子,瞬间激起了端妃心中沉寂多年的波澜。
她忆起当年纯元皇后柔则暴毙时的种种疑点,忆起宜修那看似悲痛欲绝实则难掩一丝快意的眼神……她答应了甄嬛的密会。
在碎玉轩最隐秘的内室,烛光如豆。
两个同样被皇后迫害、同样心怀仇恨的女人,达成了无声的同盟。
端嫔看着甄嬛眼中那熟悉的、被至亲背叛的绝望与刻骨的恨意,仿佛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
她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带着岁月的沧桑:“莞答应,你可知,当年纯元皇后身怀六甲,即将临盆之时,是何等风华绝代,温柔娴淑?她是先帝亲指给皇上的嫡福晋,是皇上心中永远的光。”
端嫔眼中流露出真切的追忆与惋惜,“可她的死,绝非意外!”
甄嬛屏息凝神。
端妃一字一句,如同淬毒的冰针:“皇后宜修,彼时还是侧福晋。
她利用纯元皇后孕期喜食芭蕉叶蒸食的习惯,将一种经过特殊处理的、苦杏仁粉末,悄然掺入每日蒸芭蕉叶的汁液中!
纯元皇后食用了含有此毒的芭蕉叶后,看似是产后血崩而亡,实则……是中毒引大出血,母子俱亡!”
甄嬛倒吸一口冷气!
芭蕉叶!
苦杏仁!
如此隐秘而阴毒的手法!
难怪当年太医查不出端倪!
宜修竟在那么早的时候,就对亲姐姐下了如此毒手!
为了嫡福晋之位,她早已泯灭了人性!
“证据呢?”
甄嬛声音紧。
端妃眼中精光一闪:“证据?十多年了,人证早已被皇后灭口或驱散。
但物证……或许还有一线希望。”
她透露了一个关键线索:当年负责为纯元皇后蒸制芭蕉叶的,是一个姓孙的老太监,此人后来被宜修以“伺候不力”
为由打去了皇陵服役,不久便“病逝”
。
但端妃曾暗中查访,得知孙太监死前曾偷偷将一小包“特殊的苦杏仁”
和一张记录着宜修如何吩咐他下药的纸条,埋在了皇陵附近某棵老槐树下!
他本是想留作保命符,却终究没能逃过灭口。
这条线索如同黑暗中的曙光!
甄嬛立刻动用了果郡王允礼留给她的人脉和资源。
允礼心腹的死士历经艰险,终于在那棵指定的老槐树下,挖出了一个密封的油布包!
油布包内,赫然是一小包颜色异常、散着刺鼻气味的苦杏仁粉末和一张泛黄的纸条,上面是熟悉的、属于当年王府时期侧福晋宜修的笔迹!
清晰地写着:“每日芭蕉蒸汁,以此粉入少许,勿令他人知。
事成,厚赏尔等。”
落款是一个隐晦的“修”
字花押。
还有一封孙太监亲笔写下的血书控诉,详述了宜修如何指使他下毒,如何承诺后又杀人灭口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