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六点,祁国栋已经坐在办公室里,面前摊开着厚厚一沓关于高铁站规划的材料。
窗外的榕华县还笼罩在晨曦的薄雾中,但他的心中却燃着一团火——今天,他要去省城为榕华县争取高铁站的建设。
“县长,车准备好了。”
秘书小陈轻声提醒。
祁国栋深吸一口气,将材料整齐地装进公文包:“走吧。”
车上,他再次翻阅起那份凝聚了全县人民期望的可行性报告。
榕华县作为清河市的重要节点,却因为交通不便,经济展始终受限。
如果能够设立高铁站,不仅方便群众出行,更能带动整个区域的经济展。
“小陈,专家论证的数据都核对过了吗?”
祁国栋不放心地问。
“都核对三遍了,县长。”
小陈肯定地回答,“专家组都说我们的论证很扎实。”
祁国栋点点头,目光投向窗外飞掠过的田野。
三年前,他刚上任时就提出要争取高铁站,但当时条件不成熟。
经过这些年的展,榕华县已经有了足够的底气和需求。
到达省改委时,刚好是上班时间。
祁国栋整理了一下西装,迈着坚定的步伐走进大楼。
会议室里,省改委、交通厅的领导和专家已经就座。
祁国栋一眼就认出了主持此次论证会的省改委副主任赵明——以严谨着称的老专家。
“祁县长,久仰。”
赵明握手时力度很大,“听说你们为这次论证做了充分准备?”
祁国栋自信地回答:“是的,我们组织了专业团队,进行了长达半年的调研论证。”
汇报开始,祁国栋站在投影幕前,条理清晰地陈述榕华县设站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他从区位优势、客流量预测、经济效益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说明。
“根据我们的测算,榕华站建成后,年送旅客可达5o万人次,不仅服务本县,还能辐射周边三个县区。”
祁国栋展示着一组组数据,“特别是在促进乡村振兴方面,能够带动农产品外销和乡村旅游展”
专家们认真听着,不时低头记录。
祁国栋注意到赵明副主任一直皱着眉头,心里不禁咯噔一下。
果然,在提问环节,赵明第一个问:“祁县长,你们预测的客流量是否过于乐观?据我们了解,榕华县目前人口外流严重啊。”
祁国栋沉稳应答:“赵主任的问题很关键。
我们预测的客流量不仅基于现状,更考虑了高铁开通后带来的展机遇。
事实上,我们已经有了具体的产业规划”
接着,其他专家也提出了各种质疑:建设成本、土地征收、配套建设等等。
祁国栋一一解答,但能感觉到会场气氛并不乐观。
中午休会时,祁国栋独自站在走廊尽头,给孙陆雨打电话。
“情况不太妙,”
他压低声音,“专家们的质疑很多,特别是赵明副主任,似乎不太支持。”
电话那头的孙陆雨安慰道:“别急,这才第一轮。
我打听过了,下午交通厅的王总工可能会支持我们,他比较看重区域协调展。”
下午的会议更加激烈。
各方代表争论不休,有的支持榕华设站,有的认为应该优先考虑其他节点。
祁国栋听着各方意见,突然举手要求言:“各位领导,专家,我能不能讲一个具体的故事?”
得到允许后,他动情地说:“我们县大山乡有位老茶农,种的茶叶品质很好,但因为交通不便,只能低价卖给中间商。
老人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把茶叶直接卖到省城,卖个好价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