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边,夕阳正缓缓沉入远处的楼宇,把天空染成一片温柔的橘红。校园里的广播刚好响起,是那首陪伴了她们四年的毕业歌,旋律里藏着青涩的回忆与对未来的期许。
路过布告栏时,拾穗儿瞥见上面贴着新的勤工俭学招聘启事,恍惚间仿佛看到了四年前的自己——穿着洗得发白的外套,攥着报名表,怯生生地站在公告栏前,眼里满是对知识的渴望。
而如今,她即将带着这里的一切,回到那片生她养她的戈壁。
“你说,那些书会真的帮到他们吗?”拾穗儿忽然停下脚步,轻声问。
杨桐桐顺着她的目光望向图书馆的方向,那里的玻璃窗反射着夕阳的光,亮得像撒了一层碎金。
“当然会。就像当年学姐的书帮到你,你和陈阳一起查的资料帮到你支教,你现在的书也会帮到他们。这就像一场接力赛,我们接过前人的接力棒,再把它传给后人,知识和善意,就是这样一代代传下去的。”
拾穗儿笑了,眼里渐渐泛起光亮。
她想起那些要带回戈壁的书和笔记,想起刘阿姨的沙枣糕,想起陈阳的烤红薯,想起学弟学妹们坚定的眼神——这些细碎的温暖,早已成了她最坚实的铠甲。
她知道,毕业不是结束,而是另一场奔赴的开始。校园里的故事或许会落幕,但知识的传递不会,善意的接力不会,梦想的生长更不会。
晚风再次吹过,带着夏末的温柔。拾穗儿把布包小心翼翼地放进背包,仿佛把一整个青春的温暖都收进了行囊。
她抬头看了看渐暗的天空,星星已经开始隐隐闪烁,像戈壁夜晚最亮的灯。
“走吧,班长陈阳他们约咱们一起晚上聚餐。”拾穗儿拉起杨桐桐的手,脚步轻快而坚定。
她们的背影渐渐融入暮色,而图书馆的灯光依旧明亮。
长桌上的书虽然没了踪影,但扉页上的寄语会留在学弟学妹的笔记本里,书页间的批注会印在他们的知识体系里。
那份“在困境中扎根”的信念,会像戈壁的沙枣树一样,在更多人心里发芽、生长。
这一站的青春落幕了,但下一站的星光,正在戈壁的夜空里静静等待——等待着这个带着温暖与希望的姑娘,去种下更多的梦想,去点亮更多的人生。就像她在书里夹的纸条上写的那样,“我们或许会在不同的地方,但我们都在为了同一个梦想努力”,而这份努力,终将在时光里开花结果,照亮更多人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