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里的海棠开得正好,莫辰逸坐在藤椅上,看着顾晏舟自然地接过苏晚手中的茶壶,为她续上半杯温水。这个动作流畅得仿佛演练过千百遍,甚至不需要眼神交流。
你们俩,莫辰逸忍不住摇头,现在连倒水都要秀默契了?
今天是他们这群老友的季度聚会。除了莫辰逸,还有几位见证过他们从相识到相知的挚友。院子里摆着烧烤架,空气中弥漫着烤肉的香气和欢声笑语。
这算什么,律师朋友打趣道,上周我和他们开会,苏晚刚拿起笔,顾总就已经把合同翻到需要修改的那一页了。
苏晚正要把烤好的香菇串递给顾晏舟,却发现他已经拿着她最爱的烤茄子等在旁边。两人同时一愣,随即相视而笑。
看见没?莫辰逸指着他们,这就是我说的夫妻相。不光是长得像,是连脑回路都同步了。
顾晏舟把茄子递给苏晚,淡定回应:这说明我们沟通效率高。
沟通?另一位做投资的朋友大笑,你们现在还需要沟通吗?上次在巴黎,我看你们在会议室里根本不用说话,靠眼神就能完成全部决策。
大家回忆起这些年的点点滴滴。从最初在商业晚宴上礼貌而疏离的互动,到后来并肩作战时的紧张默契,再到如今这种浑然天成的和谐。
最让我惊讶的是那次金融危机,莫辰逸感慨,所有人都慌不择路,他们俩却像在跳双人舞,一个眼神就知道对方下一步要做什么。
苏晚正在给顾晏舟的盘子里添青菜,闻言抬头:因为他知道我相信他的判断,我也知道他信任我的直觉。
这就是问题所在,做心理咨询师的朋友推了推眼镜,你们现在已经发展到知他如知己的境界了。这在心理学上叫做高度情感共鸣,通常只在共同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伴侣身上出现。
顾晏舟切着烤肉,自然地把自己盘里烤得恰到好处的牛肋排还给苏晚,换来她递过来的一串烤虾。整个过程行云流水,甚至没有打断和朋友的对话。
看吧看吧,莫辰逸指着这个细节,连对方的口味偏好都变成本能了。
夕阳西下,院子里亮起暖黄的串灯。朋友们喝着啤酒,聊起各自近况。每当顾晏舟谈到某个商业决策,苏晚会自然地补充背后的设计理念;而当苏晚提起创意灵感时,顾晏舟又能精准地道出其中的商业逻辑。
我现在明白了,律师朋友举杯,你们这不是夫妻相,是灵魂完成了深度整合。
夜深散场时,莫辰逸最后一个离开。他看着在门口并肩送客的两人,突然感慨:
还记得你们刚结婚时的样子吗?客气得像是商业合作伙伴。现在...他笑着摇头,现在连站姿都同步了。
送走所有朋友,两人回到院中收拾。月光洒在石桌上,顾晏舟突然拉住苏晚的手:
知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默契吗?
苏晚望进他含笑的眼眸:因为我们在彼此面前,从不需要伪装。
是啊,从最初的合约夫妻,到如今的灵魂伴侣,他们用岁月酿出了这杯醇厚的美酒。不需要刻意表现,不需要努力证明,所有的默契都源于日复一日的真心相待。
在这个海棠飘香的夜晚,友人们的调侃成了最好的见证——最美的爱情,不是初识时的心动,而是经年累月后,你我早已成为彼此最熟悉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