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理性上讲,用让那个更多的人冒着牺牲的风险去救一个人,这肯定是不可能的,但是太空探险不会一次事故都不生,总不能每次都放弃,这其实也是为以后生类似的事故探寻经验。
而且这件事情现在是全世界皆知,西方对华夏航天事业的诋毁也需要进行反击。
“我相信他们会同意的。”
最终,在经过反复权衡和模拟计算后,地面指挥中心通过了那套“疯狂”
的方案。
但这套方案要完全实施,还要征求神舟号的机组成员。
神舟号机组成员的戏份早已经拍摄完成,今天不用继续拍摄,后期剪辑处理一下就好。
神舟号机组成员自然是同意了营救方案,他们在知道自己的战友、伙伴被自己留在了火星,心里本就自责,加上一直以来华夏都讲究奉献和牺牲精神,他们就更不会拒绝了。
随着命令下达的那一刻,整个指挥大厅仿佛一台精密的机器,瞬间以最高效率运转起来。
杨简想要营造的,就是这群华夏航天人的身影被镜头捕捉,传递出一种冷静而强大的力量感。
他们代表的,是一个有能力、不放弃自己人且有能力救援的大国形象。
拍摄还在紧张而有序的进行当中。
“各部门准备!
引力弹弓加行动,第一次轨道修正,开始!”
郭番大声喊道。
所有的摄像机对准了大屏幕上模拟的飞船轨道变化,对准了操作人员紧张的面庞,对准了不断跳动的数据和曲线……
“咔!
这条过了!”
现场顿时响起一阵轻微的放松的呼气声,但很快又投入到下一个镜头的准备中。
所有的人都将刚刚的一切看在眼里,心中不免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自豪感和震撼。
虽然知道是在演戏,但置身于这近乎真实的航天指挥环境中,在杨简这位国际着名的电影大师的带领下,同时看着一群优秀的演员和专业人员共同努力,去呈现华夏航天人的智慧、勇气与担当,他们仿佛真的看到了背后那个强大的祖国,为了每一个公民的生命安全而不惜代价、全力以赴的景象。
这,就是杨简想要制作的华夏版《火星救援》的核心灵魂——不再是孤胆英雄的自我救赎,而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凭借其集体力量、科技实力和以人为本的精神,共同书写的太空救援史诗。
剧组所有的人都知道,当这些镜头最终与他们在金昌和怀柔摄影棚完成的火星戏份剪辑在一起时,将会产生无比强大的情感冲击力。
他们期待着那一天的到来。
在航天城连续拍摄了三天的时间,外景拍摄结束后,大队人马迅转场回到怀柔影视基地。
这里1:1复刻了华夏航天飞控中心,甚至更加具有戏剧张力和未来感。
巨大的环形空间,正面是大型的主屏幕墙,此刻显示着模拟的火星轨道图、各类飞行器参数以及地球与火星的实时位置关系。
下方是一排排整齐的计算机控制台,穿着蓝色航天局工服的技术人员们(由专业群演和真正技术人员指导)坐在操作台前,严阵以待。
灯光营造出一种紧张而专注的氛围,主光源集中在控制台和大屏幕上,其他地方相对昏暗,只有无数指示灯和屏幕闪烁着幽蓝或绿色的光芒。
今天这里要拍摄的是利用“后羿推进器”
为救援飞船提供加的关键操控戏份。
这是一个需要高度协同、精确到秒的操作,充满了紧张感和科技感。
杨简依然坐在属于导演的位置上,盯着监视器,掌控全局。
火星任务小组的演员也全员回归,张亦拍摄完bj的戏份,没有跟着《湄公河行动》剧组一起前往滇省边境,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