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起草昭书(2 / 3)

悠之口,是做给百官和天下人看的门面。”

“其二,定调定音。

陛下已金口玉言判定此事为‘捕风捉影,究系小节’!

那么训诫中必须反复点明、强调这一御裁定论。

将昨夜风波彻底定性为无端生事、琐碎无谓。

这是釜底抽薪,断了任何想翻案、彻查、延伸的根!

记住,定性,比惩罚重要万倍。”

“其三,悬剑示警。”

徐阶的眼神陡然锐利了几分,“‘一经查实,定严惩不贷’,这八字是关键!

要写得格外有力。

查什么?自然是‘再有不法’!

但更重要的是——它是一把悬在所有人头顶、未曾落下的剑!

申时行屏息凝神,将每一个字都刻入脑中。

这份谕旨,看似寻常训诫,实则是徐阶政治手腕的精妙体现:一面用冠冕堂皇的理由否定高拱的诉求,一面又巧妙地借题挥扩张了对言路的控制权,还在皇帝心中巩固了顾全大局的形象,更将高拱打上了“不识大体”

的标签。

“学生明白了。

只是,”

申时行微微踌躇,小心翼翼地选择措辞,“这谕旨名义上针对昨夜之事,实则…是否过于泛化?科道言官行使言责,向来风闻奏事……”

他是在试探徐阶对言官打压的界限,也是为自己可能背负的苛责清议留点余地。

“风闻奏事,乃祖制所定,非是让彼等党同伐异、挟私泄愤的护身符!”

徐阶断然截住他的话,语气转冷,“如今国事维艰,要的是同心协力,不是鼓噪生事!

老夫身为揆,统御百官是陛下的托付。

这份训诫,既要打掉高拱想掀起的这场风波,更要借此事,给朝堂立个规矩,收一收某些人越来越不驯的心!”

他微微停顿,目光再次落在申时行身上,带着一丝玩味:“你笔锋素来稳健,颇得太祖《大诰》遗风,此事由你操刀,再合适不过。

起草时,把那些对昨夜之事含沙射影、捕风捉影、希图牵扯的无端揣测,都彻底削掉!

重点放在约束言行、整肃官箴、以大局为重。

词句不妨犀利,但道理必须站在纲常国本之上。

至于高肃卿今日殿上失仪妄言之态,以及他那些欲行‘构陷’的暗示……点到即止,化于训诫的‘朋比倾轧’一词之下即可,不必点其名姓。

给他留一丝颜面,也是给陛下留一分余地。

懂吗?”

这是既要高拱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又不能让外人看出徐阶是在公报私仇,一切都在“大义”

的名分下悄然完成。

“元辅深谋远虑,学生谨受教。”

申时行深深一揖,心中五味杂陈。

徐阶不仅指定了内容框架,连政治目的和“度”

的把握都点拨得一清二楚。

这哪里是起草文件,分明是在铸造一柄徐阶专属的政治戒尺,而自己成了那名不吭声的铸剑师。

“嗯。”

徐阶满意地颌,似乎有些疲惫地靠向椅背,重新拿起案上的茶杯,不再看申时行。

“你就在偏殿书案起草,写好后不必经他人手,直接呈于我过目。

今日事,今日毕。

去吧。”

申时行躬身退出,转身的瞬间,眼角的余光瞥见徐阶端起茶盏,轻轻吹去浮沫。

那动作从容优雅,仿佛殿前的雷霆、殿后的暗涌,都不过是他眼前一缕袅袅的白烟,转瞬即散。

但在那半阖的眼睑下,深潭般的眸光里,沉静的深处,申时行似乎窥到了一点方才在奉天殿上曾惊鸿一瞥,如今却沉淀凝练、再无疑虑的东西——那是一种掌控棋局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www.dingdian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 抗战功德林头等战犯 抗战:老李,炮兵师要不要? 大圣觉醒,吃货妹妹不好养 边军:从村民开始逐鹿天下 大秦:从县长到千古一帝 潜伏台湾:海燕的使命 被废三年后 大明补牙匠 挺孕肚守寡后,错嫁的亡夫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