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十日时间(1 / 3)

嘉靖帝沉默良久,久到申时行几乎以为自己已被判了死刑。

殿内只有药炉里偶尔传来的“咕嘟”

声,像是某种缓慢而冰冷的倒计时。

终于,那低沉沙哑的声音再次响起:

“你倒是会说话。”

申时行额头紧贴冰冷的地面,不敢抬头,却感到一股寒意从脊背直窜而上。

这并非嘉靖帝的夸赞,而是一种危险的信号——皇帝听出了他话中的避重就轻,却暂时按兵不动。

“你方才说‘党争如枝叶’,又说‘根腐方为毒源’,很好。”

嘉靖缓缓道,“那依你之见,这‘根’在何处?”

申时行心中一震,额角的冷汗顺着脸颊滑落,浸湿了衣领。

他知道,这个问题才是真正的杀机所在——答得好了,或可保命;答得不好,便是万劫不复。

他深吸一口气,缓缓道:

“陛下圣明,臣以为,这‘根’不在臣子,而在朝纲。

党争之祸,非一人之过,亦非一党之祸,实乃朝纲不明、权责不清所致。

若朝纲肃然,权责分明,则臣子各安其位,各司其职,纵有私心,亦不敢越雷池半步。”

嘉靖帝冷笑一声:“朝纲不明?权责不清?你是在说朕吗?”

申时行浑身一颤,几乎要瘫软在地,却强自镇定,叩道:

“臣不敢!

陛下宵衣旰食,励精图治,天下皆知。

只是……只是朝堂之上,臣子各为其主,难免有私心杂念,若无明君在上,纲纪肃然,则臣子易生僭越之心,党同伐异,祸乱朝纲。”

“哼。”

嘉靖帝的声音低沉而冷酷,“你倒会避重就轻。

徐阶、高拱,他们结盟一事,你如何看?”

申时行知道,这一问已是最后的生死关头。

他咬了咬牙,沉声道:

“陛下,徐、高二公,皆是国家栋梁,臣不敢妄议。

但臣以为,二公虽有盟约,却未必有谋逆之心。

他们所为,或为自保,或为朝局,然其手段,确有欠妥之处。

若陛下能借此机会,明示朝纲,肃清朝风,则二公亦可洗心革面,为国效力,而不至于……不至于让陛下为难。”

嘉靖帝沉默良久,殿内的药香似乎愈浓烈,几乎让人喘不过气来。

嘉靖帝沉默了片刻,那寂静仿佛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宁静,让申时行的心脏几乎停止了跳动。

终于,嘉靖帝缓缓开口,声音依旧沙哑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你所言党争内耗伤及国本,朕心亦忧之。

然这献边策,真能解当下之困局?”

申时行额头的冷汗不停地滚落,浸湿了面前的金砖。

他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声音保持平稳:“陛下圣明!

边患乃国之大患,献安边方略,一来可转移朝臣目光,将心力凝聚于抗敌保国之上;二来,亦可向陛下彰显徐、高二公为国为民之心,以实际行动弥补盟书一事之失。”

嘉靖帝冷笑一声:“哼,说得倒是轻巧。

这安边方略,说献便能献得出来?若只是纸上谈兵,朕要它何用!”

申时行急忙叩:“陛下,徐、高二公皆是一心为国之臣,他们定当殚精竭虑,召集各方贤才,共商良策。

且边患当前,朝中不乏有识之士,只要群策群力,定能拿出切实可行之方略。”

嘉靖帝靠在椅背上,眼神透过低垂的帘幕,似是在审视着申时行:“朕且信你这一回。

你回去告知徐阶、高拱,限他们十日内拿出安边方略,若有半分敷衍,休怪朕无情!”

申时行如蒙大赦,额头重重地磕在地上:“陛下英明!

臣定当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www.dingdian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大明补牙匠 抗战:老李,炮兵师要不要? 被废三年后 大唐有一帮古惑仔 反贼 边军:从村民开始逐鹿天下 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 潜伏台湾:海燕的使命 你说他缺德?他根本就没有那东西 铁马冰河肝胆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