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月光透过窗棂,在《洪武宝训图说》扉页投下一道阴影,恰似当年太祖皇帝诛戮功臣时的寒光。
"
回王爷,"
他听见自己沉稳的声音,"
臣以为,治国如种树。
根脉若腐,枝叶再繁茂"
裕王缓缓说道:“申侍讲,如今朝中局势变幻莫测,本王欲提拔你为王府讲官,以后便常在本王身边讲学。
不过,这其中也有诸多风险,你可有心理准备?”
申时行心中一喜,这无疑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但他也深知其中的利害关系。
他沉思片刻,拱手道:“王爷信任,下官感激不尽。
下官定当竭尽所能,为王爷排忧解难,即便有风险,也在所不惜。”
裕王点了点头:“好,朕便是看中了你的沉稳和学识。
如今高拱大人忙于宫中要务,朝中各方势力蠢蠢欲动,朕需要你这样的人在身边。”
申时行领命后,便回到了翰林院。
此事很快在翰林院传开,众人纷纷投来羡慕的目光,但也有一些人暗中嫉妒。
赵元礼得知此事后,更是气得脸色铁青:“哼,这申时行不过是运气好罢了,竟敢爬到我头上来!”
他心中暗暗盘算着,一定要找机会再次打压申时行。
而此时的申时行,深知自己的处境愈艰难。
他开始更加勤奋地研读典籍,不仅要提升自己的学识,更要时刻关注朝中局势的变化。
他明白,在这权力的旋涡中,稍有不慎,便可能万劫不复。
夜晚,申时行独自坐在书桌前,望着窗外的明月,心中思绪万千。
他知道,从现在起,自己的每一步都要格外谨慎,因为他的一言一行,都可能影响到裕王,乃至整个朝廷的局势……
突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打破了寂静。
申时行起身开门,竟是李若愚,他满脸焦急:“申兄,不好了,通州仓廪亏空案有了新进展,有人供出与翰林院有关联!”
申时行心中一紧,忙问:“可查到是何人?”
李若愚摇头:“尚未知晓,但赵元礼已在四处宣扬,说这事儿定与你脱不了干系。”
申时行眉头紧皱,思索片刻道:“此事定是有人故意陷害,我自会应对。
李兄,烦你去打探更多消息。”
李若愚点头离去。
申时行深知这是赵元礼的阴谋,想借此将他拉下马。
他决定主动出击,先去拜访高拱。
高拱府邸,管家起初阻拦,申时行表明来意,称事关通州仓廪亏空案真相。
高拱听闻,便让他入内。
申时行将赵元礼的阴谋和目前局势告知,高拱沉思片刻道:“这案子背后牵扯复杂,你切不可慌乱。”
他让申时行先稳住,自己会暗中调查。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