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王爷留膳(2 / 3)

>紧接着是一碗热羹,只见汤汁澄清,汤中沉浮着细如银丝的山药丝、几缕柔柔的白玉笋丝、还有星星点点翠绿的荠菜末,上面漂浮着几个小巧玲珑的鱼圆——这是冬日暖身滋补的“三丝鱼圆羹”

主菜隆重登场。

一只体态丰盈、皮色锃亮的“炮冬鸡”

(即整只塞入馅料炖煮或蒸熟的鸡),被盛在一个白瓷大盘里端上。

内侍小心地揭开鸡腹处的荷叶(包裹鸡身的材料),一股极其浓郁的、混合着多种香料和肉香的蒸汽升腾而起。

更令人叫绝的是,鸡腹里还藏着一只肥腴的鸭子,而鸭腹内,竟还塞着一只饱满的乳鸽!

这便是明代官宦富户间颇为盛行的精巧菜肴——三套鸭(或三套禽)。

鸭肉浸润了鸡的精华,鸽子又吸足了鸡鸭的肥美,汤汁浓缩着难以言喻的醇厚,是绝对显身份又不轻易示人的手艺。

主食与点心,主食便是“玉粒饭”

——其实就是上等白米饭,但那米粒饱满润泽,粒粒分明,堆成宝塔状,看着便令人食指大动,象征着“食玉炊桂”

,寓意不凡。

同上的还有金华酒——金华老酒(类似于今日的黄酒),酒色澄亮微黄,用烫酒器温在热水里,酒香醇厚。

点心则是应季的蒸糕——小巧玲珑的松仁糕(蒸熟后点上几点红梅酱)、梅花糕(做成梅花状,掺有红豆沙)和椒盐小酥饼(撒着芝麻,咸香酥脆)。

同时,一壶用菊花、枸杞、蜂蜜熬煮的温润春令热饮也被呈上。

就在这时,一名王府属官悄然走近裕王座侧,动作极为隐蔽地将一个用上好油纸包着的、约一掌见方的扁平小包递了过来,声音压得极低:“大人,这是王府属官在宫门外等您时收到,说务必要交到您手上,是……徐府托人送的。”

过不多时,王府内侍端上来一个精致的、来自官窑的青花小碟,上面整齐地码放着几片微黄透亮、泛着琥珀光泽的糟鹅掌!

鹅掌已被糟制得酥软脱骨,入口即化,酒糟独特的咸鲜香醇滋味扑面而来,正是江南的好吃食。

裕王随意一指那碟糟鹅掌,语气仿佛闲聊:“见你方才冻得脸色都白了,尝尝这个,暖胃的。

本王听说你是江南地方的,特意让膳房从地窖里取出来备下的。”

这看似寻常的体贴,却又在不动声色地再次彰显着他这位王爷对身边人的掌控和关怀之细,远申时行的想象。

矮桌很快就布置妥当。

紫檀木的油润光泽在跳跃的烛光下显得格外沉静内敛,与素雅的青瓷碗碟相映成趣。

各色菜肴散出的复杂香气在小小的空间里氤氲蒸腾,混合着温酒的醇厚、糟鸭汤的糟香、还有刚蒸出的糕点的甜糯,形成了一种人间至味,将方才的刀光剑影彻底隔绝在外。

裕王率先坐下,随意地指了指对面的蒲团:“坐吧,不必拘礼了。”

他的目光再次扫过那碟色泽诱人的糟鹅掌,唇角笑意更深了些。

“先暖暖身子。”

裕王的声音平静,然后目光落在了桌案另一端那盘徐家送来的“苏式点心”

上——王府内侍见王爷关注,早已识趣地将那几块油纸包的点心取出,小心地拼放在一个更精美的青瓷碟中。

一块是豆沙细点(类似豆沙酥),另一块则是椒盐苔条饼(咸鲜的海苔粉裹着酥皮)。

它们与王府精制的梅花糕、松仁糕并列,显得质朴无华,甚至有些格格不入。

裕王的视线在那几块点心上停留了两息,然后抬起眼,眼神中带着一丝探究、一丝了然、一丝难以捉摸的兴味,直直看向申时行温和平静的双眸,意味深长地吐出了两个字:

“尝尝看。”

欲知后事如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www.dingdian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边军:从村民开始逐鹿天下 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 大秦:从县长到千古一帝 铁马冰河肝胆照 抗战功德林头等战犯 被废三年后 大明补牙匠 抗战:老李,炮兵师要不要? 潜伏台湾:海燕的使命 大唐有一帮古惑仔